1971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
——记吉林省梨树县吴家坨子大队党总支书记郭淑珍。
内容节选:
郭淑珍是吉林省梨树县吴家蛇子大队党总支书记,今年六十四岁。她从一九四九年“三八”节那天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曾七次幸福地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五〇年,她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时,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教导:“你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毛主席的谆谆教导和亲切鼓励,指引着郭淑珍在革命征途上胜利前进。二十多年来,在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中,她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带领贫下中农同阶级敌人斗,同天斗,同地斗,坚定不移地走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吴家蛇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近,中共梨树县委和县革委会号召全县人民向郭淑珍学习,学习她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无限忠诚,学习她走社会主义道路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革命精神。
一、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旧社会受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贫农郭淑珍,对毛主席和共产党有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梨树县一解放,她就怀着翻身的喜说,一个心眼儿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在斗争中表现了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坚定性。
翻开梨树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就可以看到:在解放战争还在进行的时候,带头响应毛主席的“组织起来”的伟大号召,组织起辽河岸边梨树县第一个互助组的,是郭淑珍;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带头冲破右倾机会主义的种种阻拦,办起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社的,是郭淑珍;
在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兴起的时候,带头办起全县第一个高级农业社的,也是郭淑珍;
在毛主席发出“人民公社好”的伟大指示启示下,带头建立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的,还是郭淑珍。
从互助组到人民公社,在长期的斗争中,郭淑珍迎着风浪,排除万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意志。她领导社员取得四次抗灾斗争的胜利,就是其中生动的一例。
郭淑珍领导的初级农业社办起来的那年秋天,辽河溃堤成灾。地处九河下游、十年九涝的吴家坨子,一片汪洋。眼看就要到手的庄稼,遭受了洪水侵袭。这时,一小撮敌视农业合作化的家伙,乗机跳出来,鼓动散社,妄图扼杀合作社。也有个别社员担心合作社无法养活他们的牲口,要拉回去。而对灾害毫无抵御能力的单干户,则纷纷离屯,投亲靠友去了。
灾害,考验着党支部书记、社主任郭淑珍,考验着新生的初级农业社。社是办,还是散?在这个两条道路斗争的尖锐问题面前,郭淑珍毫不含糊,挺身而出,斩钉截铁地回答:“办!社会主义道路咱们走定了,只要有人在,合作社就一定要办下去,一定能办好!”
当时,人缺口粮,马无草料,昨办?是向国家伸手,靠上级救济,还是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实行生产自救?郭淑珍发动群众,经过和社员们反复商量,决心走后一条路,他们把上级拨来的救济粮、款让给了别的受灾社,决心靠集体的力量,战胜灾害,去争取胜。
抗灾斗争开始了。郭淑珍带领社员日夜开沟排水,把冲倒的庄稼一棵棵扶起来。她和社员一样,泡坏了脚,磨破了手,仍然站在最前线。
为了解决牲口饲草问题,郭淑珍和大家商议,决定到邻近的内蒙古草原闯出条路来。从吴家坨子到最近的草原也有二百里,一路人烟稀少,野兽出没,还得爬岭过河。对农业合作化运动满腔热情的郭淑珍,抢着去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她带上干粮,独自走向茫茫草原。
为了让社会主义占领农村阵地,为贫下中农谋利益,郭淑珍不畏艰险,一路趟洪水,穿苇塘,过泥潭,风餐露宿,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当她历尽艰辛,一身湿淋淋地赶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大新屯时,已经是第三天深夜了。她顾不得休息,立即找有关部门联系。在当地党政机关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块草地。她高兴得忘记了几天来的疲劳,又连夜往回赶。
从郭淑珍离屯,贫下中农就一直焦急地盼望着她回来。郭淑珍一进屯,迎接她的社员呆住了,谁也没有想到她竟弄成这个样子:脸晒脱了皮,脚泡得刷白,腿上青一块紫一块,满身都是泥浆。可是郭淑珍精神抖擞,往炕上一坐就说:“饲草找到了,牲口得救了!”
郭淑珍领着社员运回饲草,又和社员一起抢收被淹过的庄稼。这时已是初冬季节了。清早,地里积水结了薄冰,她抢先跳下去掐高梁穗。在抢收和泥水冻在一起的黄豆时,她手僵得不听使唤,一下子砍伤了一个左手指,但她用一只手还坚持和社员一起奋战。就这样,硬是从冰雪泥水里抢出了几万斤粮食,解决了社员的口粮,取得了抗灾斗争的胜利。
随后,吴家坨子又连续三年发生洪水灾害。走社会主义道路棒打不回头的郭淑珍,又三次下草原,领着大伙艰苦奋斗,生产耕自,战胜了自然灾害造成的种种困难。
连续四年受灾,郭淑珍领导的农业合作社没损失集体一头牲口,没吃国家一斤救济粮,没要国家一分钱。抗灾斗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集体的力量,有力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势力,锻炼了贫下中农。经过这四次考验,农业合作社更加巩固了,郭淑珍更加坚强了,会主义在吴家蛇子更加深入人心了。
二、勇敢保卫社会主义阵地
郭淑珍当干部二十多年来,奔社会主义她带头,谁搞资本主义就坚决反对。她带领贫下中农勇敢地保卫着社会主义阵地。
一九五七年,当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猖狂向进攻的时候,吴家坨子的一小撮阶级敌人也从阴沟里爬出来,兴风作浪,煽动“拉马退社”。县里也有人跑到吴家坨子,逼着社员要把集体的猪、种马、大车卖掉分光。贫下中农气愤地说:这明明是拆合作社的台!
正在县里开会的郭淑珍听到消息,急得吃不下,睡不着,步行百多里,连夜回吴家坨子。她召开了社员大会,和县里来的人进行辩论。
郭淑珍带头在会上忆旧社会的苦,忆单干的苦,
批判资本主义,大讲社会主义的甜,大讲走合作化道路的好处,歌颂社会主义。她说:“在吃人的旧社会,咱们贫下中农受尽了地主老財的压榨剥削。我家是从关里一担挑来的,祖父、父亲给地主扛大活,当牛做马一辈子,两个姐姐卖给人家,被活活折磨死了。我从小要饭,八岁就给地主放猪。旧社会的苦说不完,咱贫下中农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解放后,咱贫下中农翻了身,照着毛主席指引的光明大路走,办了互助组,发展到高级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咱贫下中农的幸福路,谁想阻挡咱们奔社会主义,永远办不到!”她句句话说到了贫下中农的心坎上。大家满腔怒火,一个接着一个发言,狠狠批判了“高级社办糟了”的谬论。有位老贫农说:“过去屯里数我家穷,解放后翻了身,毛主席领导咱办起了合作社,才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合作社就是好,谁敢动合作社一根毫毛,我就和他拼。”越说大家方向越明,保卫社会主义的决心也越大。郭淑珍和贫下中农一起,顶住了这股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妖风,继续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