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梨树大地上雨量充沛,水系发达。境内有东辽河、招苏台河、四台子河、兴开河、新立屯河、羊尾岭河、青沟子河、娘娘庙河、蔡家河、下坎子河、冬青河、土龙小河、安家屯河、长山堡河、条子河、梨树城南河、三岔河、双城子河、青石岭河、汲水河、黑鱼河、孟家岗河等。其中兴开河还是比较大的河流。
兴开河,原名新开河。它发源于梨树县万发镇西万发村,全长为83公里,流域面积为828.9平方公里,于刘家馆子镇大力虎村西北入东辽河。它修建于1943年的日伪时期,伪满“开拓团”建梨树灌区时疏通中下游河道为灌区的排水渠的一条河流,其中鞑子窝堡至元宝山河道,称
“三八排干”。
兴开河流经万发、太平、泉眼岭、董家窝堡、团结、林海,于刘家馆子镇境内流经东卡篓村、西卡篓村、龙山村、苇田村、刘家馆子村、韩家村、勿兰村、北六村、吴家坨子村和大力虎村入东辽河。兴开河上游原名东沟子,中游自雷家屯到张家堡子称沼泽甸子,下游称岳家沟子。
兴开河两岸低洼易涝,河床不畅,常泛滥成灾。解放后,梨树县人民政府进行多次清淤疏通,拓宽河道,修筑堤坝。1956年完成土方8.36万立方米。1957年秋,两岸修筑长30公里,堤高2米,顶宽1.5米的防水大堤,完成土方44.1万立方米,河水基本上得以控制。1960年完成苇田村东北面裁弯,全长550米,投工2620个,完成土方22300立方米。1963年,又在易涝地区修截水沟3条,长28.2公里,排水沟3条,长27.7公里。修涵洞4座,桥梁6座。
1970年完成大力虎村王家围子屯后裁弯,全长500米,投工2750个,完成土方23400立方米。1974年春,县
人民政府组织全县24个公社2.5万人民工,对兴开河道进行裁弯取直,完成长度为2.6公里,土方为2.31万立方米,堤坝普遍加高培厚,防洪保田面积为1033公顷。1975年秋,刘家馆子镇利用梨树灌区10排干的排水开发水田,修建万亩方田,挖主干渠一条,长2.5公里,支渠5条,总长度25公里。斗渠400条,长22公里,并疏浚了山东屯排干,共完成土方30万立方米。1984年完成刘家馆子东大桥裁弯,全长450米,投工1510个。完成土方14600立方米。
1985年,因新开河重名,省政府水利部门批准改称兴开河。1986年秋,
梨树县人民政府为了根治下游地势低洼,汛期常受东辽河洪水顶托,泛滥成灾。组织11个乡镇3万多个民工对兴开河下游进行治理,维修防水大堤。经过培高加厚,达到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1993年完成龙山村许家围子屯前裁弯,全长500米,投工2300个,完成土方22000立方米。经过对兴开河多次裁弯修堤、筑丁字坝、下马杈等,险工险段彻底根治,近20年来没有发生水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