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梨树县只有少量从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工业技术等方面的人员,他们在全县总人口中占有比例不大。1948年3月梨树县解放后,中共梨树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办学,自行培养和外派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深造。
1952年,全县有知识分子2900人,其中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界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有较大比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参加人民教育事业和文化、卫生、科技事业,成为中小学教师、文化、卫生、科技工作者。这些知识分子,一方面由于深受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反动军阀的统治和压迫,尤其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多年残害,具有强烈地爱国主义精神和斗争勇气,渴望解放获取自由。在党的教育下,他们努力工作,热心教学。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所受的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教育,尤其是日伪时期的奴化教育,加之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对共产党还有一定程度的模糊认识,思想上的盲目正统观念没有清除。人生观、世界观还是资产阶级的。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一些人严重存在着买办思想和恐美、崇美遗毒,对党、对人民、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力量表示怀疑,缺乏信心。在他们思想深处残留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腐观念,轻视体力劳动,漠视群众智慧,否认劳动创造人类,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工作中脱离政治,脱离实际,教师存在单纯教育观点,管教不管导;推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习惯延用死读书,死记硬背的教条主义模式。在思想作风上,他们自高自大,主观片面,自私自利,缺乏革命事业心。这些思想和表现,无法适应新社会革命事业的发展需要,阻碍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梨树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指示精神,在知识分子中,广泛开展马列主义基础知识、中国共产党历史、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促其思想自我改造。
1951年冬县委决定,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工作从教育界入手,教师授业解惑,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事关培养下一代重大问题。于是利用寒假时间集中中学和城镇完全小学教师,开设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常识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课程,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论,清醒头脑,明确工作方向,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学习中开展对《武训传》的讨论和批判,以民主形式反复辩论。揭露武训借行乞兴学宣传封建文化,对封建统治者奴颜卑膝的丑恶行为。对《武训传》的作者污蔑中国人民历史,歌颂黑暗,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以改良代替革命,以个人奋斗代替群众力量,以投降主义代替英雄主义的反动思想进行严厉批判。同时,针对教师中的资产阶级教育观点,组织教师梳理表现,认真检查。揭露教学中反科学、反人类的唯心史观和改良主义、保守主义,树立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革命的、战斗的、无产阶级的、人民民主的教学观点。这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的辩论、批判和斗争,使教师基本分清了什么是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什么是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实现了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1952年暑期,辽西省委直接组织和发动了教育界声势浩大的思想改造运动。梨树县全体中学教师和一部分小学校长集体到铁岭县参加运动。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分清革命和反革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运动中学习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和政策;学习党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政策。通过领导报告、学习、讨论、检查、辩论和启发教育,参加运动人员体会到党对知识分子的无限关怀,认识到思想改造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长期性,决心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省级思想改造运动结束,县级思想改造运动开始。梨树县委聘请在省委参加运动的中学教师,组成报告组,到各区巡回报告,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当年寒假,各区所属学校的思想改造运动全面展开,城区完全小学由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各区学校由区委领导,按照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和“以政治为统帅,以劳动实践为基础,以工作岗位为基地”的改造方针,组织教师学习文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同时进行共产主义远景教育。经过反复学习讨论、系统批判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广大教师普遍进行思想清理,结合工作进行检查。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感召下,大胆暴露自己的旧思想和旧观念,有的交代出反动组织关系,有的交代出历史问题。知识分子向党交心,表示洗心革面,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坚决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培养新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