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辽市的辽河水运历史

(2019-07-09 07:54:46)
标签:

双辽市

历史

郑家屯

分类: 域外杂谈
        双辽的辽河水运历史,始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当时没有公铁交通,西辽河的黄金水道却呈现一派舳舻千里,帆影相望,货畅其流的兴旺景象,因此当时的辽河水运在大漠(即内蒙古高原)东端被誉为“沙荒宝路”。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江口开放为自营口溯航辽河船舶的终点码头,郑家屯(今市区旧称)为三江口的本街,由于货物的大量吞吐,码头和本街这50华里的路段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相互都很昌盛。到1910年辽河溯航到郑家屯又得到清廷的许可,码头建在城东河口,从此郑家屯成为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
  据史料记载,那时的西辽河水大流急,烟波浩渺,航行在河运上的各种船只多达两三万艘,沿岸设码头50余处,主要有田庄台、三义河、塔连堡子、老达房、马厂、三面船、吉城子、马蜂沟、通江口、孤榆树、三江口、郑家屯。航运兴盛时期,每年上行杂货38000万件,下行米谷达到1300万石。此外,辽、吉、黑、内蒙古的特产,木材、牲畜、皮张、油酒、黑瓜籽等想运往南方也只此一途,这些货物通过营口.港再.运往大连、天津、烟台等沿.海港口及仁川、长.崎、新.加.坡等国.外.口.岸。
 (魏连生)

双辽市的辽河水运历史

双辽市的辽河水运历史

双辽市的辽河水运历史

双辽市的辽河水运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