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收藏一册天文观测记录。小册子11页,长20厘米,宽18厘米。用两个铜钉装订,从铜钉上看,应该是国民初年的东西。从纸质上看,是八十克厚纸张,纸张的颜色为绿色,封皮和封底已退为灰白色。内容有观察时间、星星位置图、看星测时图、气象记载表、云层图等。封面还有观测人名章,为篆字:杨森宏。图册收藏地点为辽宁锦州。
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了天象记载。数千年来,连续不断,而且丰富准确,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星和超新星的发现,是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巨大成就。有些星原来很暗,肉眼很难看到,但在某个时候它的亮度突然增强了几千到几百万倍(新星),有的增强上亿倍(超新星),以后慢慢减弱,新星几年十几后又恢复原来的亮度,好像在天空作客一样,所以古人称为“客星”。
为什么先人们如此重视天象的记录呢?究其原因,首先是古人一直有天人感应的思想,把天象作为君主统治、灾荒和战争等的凶吉的预兆。其次是历法对农业和人民生活关系甚巨,而观测天象是历法的基础,所以需长期观测,积累数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