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商业始于清朝县境开垦,清末日趋繁荣。小城子、榆树台等镇的商业早在四平、郭家店通铁路建车站前已较为繁盛。各家商号联合组成公议会,共同协商物价、抵押贷款、保证交易。会长由各家商号按月或年推举轮流担任。四平街起初只有五、六家外地来的小商贩,如同义合碾磨房、尹家饭馆、陈家肉案、永兴花店等,店铺简陋。自铁路车站建成后,交通运输便利,工商业兴隆起来,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铁路沿线。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四平街火车站前开辟了一、二、三马路街基,广和栈旅馆在道里南二条(今铁西区二马路)开业,随后饭馆、茶馆、磨坊等20
多户小作坊相继开业。之后商号渐渐扩大经营,同义合碾磨店发展为荣发祥粮米商店,永兴花店开始经营旅店。蔬菜行商高福俊建立了菜商门市部“双合盛”,经营砖瓦窑业的“广盛合”和刘鸿泽经营的杂货批发商“三合广”相继开业。双盛当铺拥有房屋50
间,杂货铺长盛魁、富盛泉、裕庆享规模较大,还出现了木匠铺、理发、浴池等。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春,奉化县署组织成立县商务会,下设小城子、榆树台等分会。商会推选总理1 名,会董25 名。地点在财神庙东院,正房13
间。全县有会员资格的商号170
户。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四平街成立地方商务会,董事、监事处理工商业户日常事务,兼管放街基地号。商务会每年选举一次,在商务成员中选出董事,从董事中选出会长。第一次选举荣发祥为经理,李九如为会长,继任会长有冯士元、张冠军、王冠英、陈昆山、董国珍、赵汉臣等。最著名的当属四平街“八大粮商”,即曹国勋的玉成隆、母相臣的富盛泉、孙小瀛的富盛成、陈昆山的富盛成、田仲文的德懋昌、冯士元的天益恒、王荫阶的富盛昌和王云阁的益顺永。
宣统元年(1909 年)二月,郭家店满铁附属地成立商务会,在日本满铁事务所及县城商务会备案。3
月,四平街满铁附属地商务会成立,在梨树县公署备案。1915 年,梨树县商务会改组,重定章程。改称总理为会长,增设副会长1
名,两年一届。1922 年,小城子商务会脱离县商务会自立。1929 年,县商务会在会商号55 户,全年会费支出约现洋12000
多元,摊派方法按在会商号资本支配,散商小户每届月终由商务会派人按户收取现洋3 角至5 角不等。榆树台商务分会在会商号125
户,全年会费支出现洋9000 多元;小城子商务会在会商号28 户,全年会费支出现洋7400
多元,摊派方法与县商务会相同。郭家店满铁附属地商务会全年会费支出现洋8000 元,除了支付职员2 名、商团20
名薪酬,其余用作炭火茶水应酬等花费,摊派方法按20 家头等商户每家每月摊18 元、40 家二等商号每家每月摊8 元、60
家三等商号每家每月摊2 元、300 家零星商户每家每月摊5 角至2 角不等。四平街满铁附属地商务会全年会费支出现洋3000
多元,凡缴纳一、二等会费者,皆为会员,称为首领,任总理。其会费以电灯股利息收入450 元、房租700 元充抵,其余由商户摊派:15
户头等商户月纳1 元5 角,30 户二等商户月纳9 角,30 户三等商户月纳7 角,约30 户零星小户月纳6 角至2
角,如有不按时缴纳者则由粮栈补助,按年预决算,上报满铁事务所核准。
1930 年春,梨树县商务会改为委员制,改会长为主席,设置常务委员4 名,执行委员15
名,监察委员7 名。1927 年,榆树台商会主席、常委、执行委员、补侯执行委员、监察委员、补侯监察委员名单:主席1
人:王伯勋,1875 年生,梨树县人,经营公聚昌烧锅行业。常委5 人,除主席外还有:王宪章,1886
年生,泺县人,义升泉烧锅行业;陈元华,1894 年生,宁河县人,无益庆杂货商;卢振芳,1880
年生,沈阳县人,恒昌隆杂货商;乔海亭,1881 年生,乐亭县人,永发成杂货商。
榆树台商会职员名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