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校徽,不仅有着身份证般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具备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2018年11月初,吉林省四平市文物收藏界朋友张效平给我发微信,说有两枚梨树县解放前校徽,问我要不要。第二天,我便前去购买收藏。两枚校徽均为民国时期梨树县的,非常珍贵难得。一枚是“梨树县立师范初中一小学校”,即三校合属办公:梨树县立师范学校、梨树县立第初级中学校、梨树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的校徽。可惜徽章陈迹斑驳,还有两个小洞。另一枚是“梨四校”,即梨树县立第四学校,为铜质、小型。两枚徽章蕴藏着珍贵的历史记忆,这样的老学堂校徽,充满着梨树味,代表着梨树的一段历史。光绪末年,梨树县创办师范传习所,同时始办初等小学堂。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教育经费得到落实,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两枚校徽,正是此时的产物,是梨树百年教育的变迁史。
1、梨树县立师范学校,最早培养教师的学校。学校位于梨树县城南街,早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梨树城旧学署院设立师范传习所,民国初期停办。民国九年(1920年)
八月,成立女子师范讲习科,地址在旧学
署院内,校长毕赞华。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每期招收20人,学制三年。1925年3
月,先后由陈翥霄、王常忱接任,“九·一八”事变停办。民国十二年(1923年)二月,成立县立师范讲习科,至“九·一八”事变前停办。康德元年(1934年),在梨树初级中学,成立梨树县立师范学校。
2、梨树县立初级中学校,境内第一个成立的初级中学。学校位于县城南门里,成立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二月,先后由李子玉、李东圃继任校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梨树县立第初级中学校、师范讲习科和第一高等小学三校合署办公,校长为姜勋忱。民国十九年(1930
年),增设第二初级中学(后迁至四平街),县立初级中学校曾改称第一初级中学。康德五年(1938年),梨树县立初级中学更名为梨树国民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改称辽西省立梨树中学。
3、梨树县立第一小学校,境内最早成立的小学。学校位于梨城书院旧址,成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一月,始称初高等小学堂,清末全县7所小学堂之一。民国初年,初高等小学堂改称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学制六年,其中初小四年、高小两年,三个年级学生90名。康德二年(1935年),称梨树县立高级小学校。
4、梨树县立第四校,清末境内七所小学堂之一。学校位于梨树县三区郭家店街,成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马成麟、贺成章先后继任校长。康德二年(1935年),学级数10个,教员16名,其中男教师12名。学生402名,其中男生262名。学校后改称郭家店街立铁道南两级小学校。康德四年(1937年),学级数11个,教员13名,其中男教师7名。学生343名,其中男生255名。康德五年(1938年),学校改称郭家店街公立国民优级学校。
辽西省立梨树中学校徽(建国后)
奉天省梨树县初级中学校同学同盟照片

梨树县初级中学校同学合影

郭家店街公立国民优级学校师生毕业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