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四台子屯齐氏家族人才辈出,先后有4人考取进士,13人任知县,2人官至省长。齐氏家族在政界清正廉明,享有盛誉;在商界诚实守信,生意兴隆。齐氏家族以“名人效应”为传导,其勤俭、致学、务实等家族遗风和授业之道留名青史,泽被后人。
齐耀珊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联捷庚寅科进士;齐绅甲于光绪十八年(1892)考取壬辰科进士;齐忠甲于光绪二十年(1894)登甲午科进士;齐耀琳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登乙未科进士。叔侄四人进士连第,被誉为“齐门四进士”。光绪帝听闻后龙心大悦,特派人赐予齐氏家族一联三匾,对联即:“丹桂有根偏生书香门第,黄金无种竞长勤俭人家”;三块金匾分别书“四第同庚”“桑影绵长”“家教可风”,这十二个字高度概括了齐氏家族的荣耀。
齐氏家族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朴实的河北农民齐老全携妻儿迁至吉林府伊通州四台子(今梨树县孟家岭镇四台子村)落户。至四台子始祖齐永安时,齐氏家族渐渐生活充裕,人丁兴旺。齐氏族人家教严格。齐永安年近四十得子齐毓珍,视其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但是,齐毓珍
10
岁时,一次赶上数九寒天大雪及膝,他便从私塾中早归,齐永安知道后勃然大怒。为了教育孩子,齐永安狠心紧闭门户不让儿子进屋。并对在场的人说:“做人如果不自立,最终只能受尽饥寒。孩子从小吃过这份苦,才能懂得珍惜机会。”从此,齐毓珍发奋求学,成绩喜人,长大后成为杰出商人,曾修建五所义塾,回馈家乡。
齐氏族人兴办教育。光绪初年,齐书甲在四台子办起私塾,教授传统美德、经史子集等,学生们大有进步。他常说:“市帐虽小,非博览群书不能胜也”。光绪四年(1878
年)初,齐尧奉命主持捐建吉林、昌图书院,在他的监管下,工程如期竣工。清光绪十年(1884
年),齐长贵设计监修伊通启文书院,并率先捐二百两银子,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督建顺利,因功被吉林将军赏赐“五品功牌”。
齐氏族人经商有道。他们利用雇佣管事、代理等方式,将经营范围扩至百货、当铺、油坊、烧锅等。齐家四台子同仁宫、郭家店同仁站、四平同仁街、公主岭同仁堂、辽源同仁达等产业遍布各地。
齐氏族人为官清廉。齐耀琳极度反对贪污行贿,人称“齐青天”。民国晚年,齐耀瑭任辽宁省黑山县县长,曾严惩张作霖的妻舅唐三虎子。齐氏族人乐善好施。每遇突发灾祸,必会及时提供援助,冬舍棉,夏施单,开粥棚,帮助贫苦百姓。
来自《梨树古今纪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