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平建设第一人:梨树县长尹寿松

(2017-06-15 04:37:10)
标签:

四平建设

第一人

梨树县长

尹寿松

分类: 梨树县历史

    1905年,日本夺取了南满铁路的控制权,将梨树县四平街的道里划为“南满铁路附属地”。随着南满铁路附属地的扩大,渐渐形成了商贸中心。由于日本人全权控制“附属地”,四平街铁西一带的梨树商人常受日本人的欺凌,在“附属地”内的人们生存特别艰难,农民入市卖粮、买货,经常受到日本警察的打骂。
    1920年,梨树县县长(知事)尹寿松为了发展民族经济,“不受日人之欺”,决定开辟四平街道东新市场,获得张作霖批准。新市场的建立,不仅拯救了梨树县商品市场,而且四平街开始建设,以至于今天成为吉林省第三大城市。
    1921年,梨树县知事尹寿松协同铁东一些头面人物勘定,大规模“招商引资”。首先划出南北向的经路5条(既二、三、四、五、六马路),东西向的纬路13条,共48段,一段12号,每号面积三亩六分(长十八丈,宽十二丈)。划出地段后,以用布告的形式通知所有市民,以利于商户领买地号,修建房屋。但当时所修房屋为砖墙土顶的平房。
    四平街来了第一个大粮商人,在二马路修建了“同和粮栈”,约有砖平房100余间,商人集资持股,建了“兴业公司”,在现在的北市场修建了平砖房若干间,租给各行各业的小门商户,如饭馆、妓馆、小旅店、说书馆、小铺商等。商号民户迁入四平街道东的日益增多,修建的面积也日益扩大。1926年,扩建到五、六马路了。
    1927年天桥开通,五马路南头修建个大舞台,开辟了南市场和东市场。工商业户除粮商外,增加了杂货商、小手工业,添了些饭馆、粮栈、旅馆,又建筑了浴池。在道东南五马路设立“电灯厂股份公司”,毕赞华任经理。
    商工户们修建起有些气派的大瓦房,如在道东中央路“天增长”油坊,修建了60余间中国旧式的大瓦房,即现今联合化工厂职工技术学校四周的老瓦房。这个油坊,是军阀吴俊升开的,经理有白玉堂、李东勋等。
    1928年,开辟了七、八马路。1929年,在南二马路天主堂,修建了四平教区的主教府大楼,还有80多间洋式砖房,座落在天主教堂的对面。二、三马路之间,修建了“太和益”烧锅大院,30余间的砖平房;天主堂南“同升和”粮栈也扩大了建筑范围,盖了200多间砖平房。阚朝山在南市场修建了“大观茶园”,即现在的职工俱乐部,这是当时四平第一流的文艺活动场所。随后,阚朝山又在四、五马路之间,修建了50余间砖瓦房,即现在的中央路小学。马龙潭也在南市场修建100余间平房,是四平著名的“马家大院”。
    道东的发展很快,日本鬼子感到有些“危机”了,认为这些商民有凌驾于租界之上的趋势,也把手伸过来,在铁东腰站的地方发放地号,招揽商民,铁东的扩建更加迅速起来。
    由于尹寿松开辟道东街基,有利于商民生活,削弱了日本人对梨树经济掠夺,挽回梨树商人的利权。尹寿松调离梨树县时,商民为其建了一座“德政碑”,该碑由沈阳名儒世荣代为撰文,这块碑现藏于四平战役纪念馆。
 
                         四平建设第一人:梨树县长尹寿松
                                                    四平街新市场(1935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