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关里”“关外”“闯关东”

标签:
逐渐消失自古泛称东北“闯关东”“关里” |
分类: 域外杂谈 |
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都被称作关东,也称“关外”,泛指东北。东北是爱新觉罗王朝的“龙兴之地”,为其王朝统治“千秋万代”,在东北沿着漫长的长城构成护卫线,对汉人封禁200多年,大部分地区保持着无人区的状态。封禁的真实原因是害怕汉人得到东北地区的骏马,并由此建立一支骑兵力量(满族八旗铁骑)。
清朝末年,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地区的贫苦百姓,在天灾人祸的生存逼迫下,大批破产或失去土地,无法生活下去。为了求取生存,成千上万的关内贫苦百姓,或三五成群,或扶老携幼,或只身离家,挑着担子,推着小车,朝着梦中的黑土地艰难地前行。但是由于长城的存在,以及南满铁路沿线有数万日本关东军封锁,对赶赴东北的农民而言,翻越长城进入山海关以东以及在跨越铁路封锁线,依然还是有性命之忧,所以这样的移民被称为“闯关东”。
前一篇:祖宗十八代都是哪些称谓?
后一篇:梨树县中学教师陈鹏志口述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