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关里”“关外”“闯关东”

(2017-02-07 07:49:57)
标签:

逐渐消失

自古泛称东北

“闯关东”

“关里”

分类: 域外杂谈

      山海关,一里一外就是关里关外。它是“天下第一关”,又是地理分界限,走前一步就是关外,后退一步就是关里。也称关东,旧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因在山海关以东得名。“闯关东”是一次移民壮举,有自发的客观因素。
 
    1、关内、关外怎么分?
    关内,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秦、汉、唐定都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叫“关内”,以东地区为“关外”。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地区为“关内”,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外”,因位于山海关以外而得名。
 
       2、为什么叫“闯关东”?
  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都被称作关东,也称“关外”,泛指东北。东北是爱新觉罗王朝的“龙兴之地”,为其王朝统治“千秋万代”,在东北沿着漫长的长城构成护卫线,对汉人封禁200多年,大部分地区保持着无人区的状态。封禁的真实原因是害怕汉人得到东北地区的骏马,并由此建立一支骑兵力量(满族八旗铁骑)。
  清朝末年,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地区的贫苦百姓,在天灾人祸的生存逼迫下,大批破产或失去土地,无法生活下去。为了求取生存,成千上万的关内贫苦百姓,或三五成群,或扶老携幼,或只身离家,挑着担子,推着小车,朝着梦中的黑土地艰难地前行。但是由于长城的存在,以及南满铁路沿线有数万日本关东军封锁,对赶赴东北的农民而言,翻越长城进入山海关以东以及在跨越铁路封锁线,依然还是有性命之忧,所以这样的移民被称为“闯关东”。
       张作霖主政东北期间,制定了不少鼓励关内农民移居东北的惠民措施,因而这股巨大移民潮一直绵延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致使此时东北中国居民已经猛增到3000万人。“闯关东”浪潮使东北地区“人稀”的面貌得到改观,与全国人口分布趋于平衡,荒原变良田,山东人实为开发东北之主力军。

                          话说“关里”“关外”“闯关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