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先行,确定核心区功能区分、产业布局
按照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决策要求,2016年3月,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域建设的意见》,划定了四梨同城化核心区的规划范围,明确了核心区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调整强化了四梨同城化领导小组组织架构,为推进核心区发展提供了总的遵循。
划分核心区域范围。核心区域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第一层次为起步区域核心建设区,规划范围西至规划中的寿松大街、东至规划中的同成大街、北临即将建设的集双高速公路、南临仙马泉河北岸,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第二层次为起步区域规划控制区,规划范围西至寿松大街、东至同成大街、北临梨树县城环城路和梨十公路、南临仙马泉河南岸,总面积26平方公里。
明确核心区发展目标定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按照哈长群发展规划赋予四平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要求,重点发展高端教育、文化、健康、绿色、商贸、物流和休闲度假旅游等产业,汇聚高尚生活元素,建设集聚、集群的相关产业园区和重大公共基础设施,把四梨同城化核心区打造成为四平城市功能核心区的中央区,吉林省乃至全国城市建设的样板区、特色区、精品区,打造成为四平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明确核心区发展原则。本着共享发展理念,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坚持地域权属不变、责任主体不变、财税收入体制不变的“三不变”原则,协调处理好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坚持规划统领和产业布局统一管控原则,在核心区域范围内的建设必须符合核心区发展规划,并报四梨同城化领导小组审定,方可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整体性、权威性、严肃性。
优化核心区产业功能区布局。按照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核心区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等指标,确定了城市功能中央区、物流集散服务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旅游游乐区、教育文化高端区、医药养老生活区、装备制造配套区七大功能区。
二、突破瓶颈,调整核心区土地利用规划
随着四梨同城化的快速发展,土地、资金等制约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把破解瓶颈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迎难而上。工作中克服畏难心理,不等不靠不绕道,主动攻坚克难;二是坚持不懈。解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破解难题过程中牢固确立反复抓、长期抓的思想,盯着问题想办法、谋决策,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见到成效不罢休;三是找准突破口。立足实际,把破解用地瓶颈难题作为突破口,积极调整土地利用规划,重点做好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的调整优化。四是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与省、市国土部门协调,经过努力,四梨大街两侧87万平方米一般农用地从限制建设区将调整完善为建设区。预计7月底,四梨大街两侧各500米限制区可调整完善为建设区。
三、谋划项目,积聚核心区发展后劲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发挥重点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大力度,重点谋划一批稳增长、强基础、增后劲的重大项目。
在项目争取上下功夫。积极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加强联系,随时了解信息动态,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投资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方向和具体要求,找准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建设与上级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和资金投向的结合点,最大限度争取国家、省、市在用地指标、财政补贴、民生保障等方面向四梨同城化区域倾斜,争取省政府对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域给予批复,目前,已形成《关于支持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建设》的请示,待报省委、省政府。
在项目谋划上下功夫。立足基础谋划项目。紧紧围绕道路交通、城市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谋划项目,尽快拉开核心区框架、完善核心区内主骨架路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让投资者直观感受到核心区的轮廓。
立足产业谋划项目。围绕绿色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等主导产业,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导向,发展产业集群,重点谋划一批具有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龙头型、产业类项目。
立足政策谋划项目。紧紧围绕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战略谋划项目。以平西乡撤乡建镇为统领,加快核心区小城镇建设。
立足优势谋划项目。依托哈长城市群区域重点城市功能定位,依托四平铁路、公路枢纽的资源优势,域内物流配送网络遍布全市各乡镇等优势,加快推进东北亚物流集散基地项目建设。
在项目推进上下功夫。通过定期调度、及时协调、定期检查、强化督查等方式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协调推进。一是强化项目包装。对于一些符合上级政策,运行空间大、可操作性强、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谋划包装。二是加强项目调度。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定期调度”机制,要求各地、各部门每月上报四梨同城化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及时了解项目动态,不断完善、更新项目台账,加快项目推进步伐;三是定期现场核查和跟踪督查。多次深入到项目建设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项目落实,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四、对外招商,扩大核心区发展的影响力
围绕核心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瞄准重点区域,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创新招商形式,强化服务,狠抓落实,为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发展提供了动力,注入了活力。
始终坚持高位推动。把招商引资作为核心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高位推动,领导亲自挂帅,亲力亲为,组建招商小分队,分赴北京、合肥等地进行招商,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抓项目招商的强大合力。
切实转变招商思路。结合核心区发展实际,切实转变招商思路,实现了由“引资”向“选资”转变,由“求多”向“求好”转变,由“项目招商”到“产业招商”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招商的质量。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招商活动,充分利用省、市招商平台推介和宣传四梨同城化核心区优势。重点抓住首届全球吉商大会7月27号至29号在长春举行这一契机,做好招商宣传筹备工作。高标准制作宣传册,对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域的区位优势、功能划分、产业布局进行全面宣传。
全力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全方位、高效率、无遗漏、零缺陷”的目标要求,跟踪落实今年的重大项目,进一步衔接好有意向的投资开发商,竭尽全力做好客商的服务工作。
五、摸清底数,分析核心区发展现状
6月6日,市领导到四梨同城化建设管理中心检查调研,指出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在推进的过程中要坚持优势互补,加大谋划力度,突出项目建设,搞好现状调查。按照市领导的有关要求,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分成两组对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域内的总体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四梨同城化核心区域人口分布、企业发展等基本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展对策。
人口分布情况。核心区38平方公里包括獾子洞等11个行政村,
6857户,人口22981人,耕地面积5320.53公顷。其中,起步区核心建设区12平方公里,包括獾子洞、东八大、孤榆树、大烟筒4个行政村、10个社,518户,人口1833人。
产业发展情况。核心区38平方公里内规模以上企业12家,总占地面积约81.4万平方米,年产值约168.34亿。四梨大街两侧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105家,以餐饮业居多。起步区核心建设区12平方公里初具规模的个体及企业共6家。
“三镇两区”调研情况。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哈长城市群建设,加快长平一体化步伐”的调研通知》的要求,对“三镇两区”产业园区、产业链分布及重大项目情况进行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