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城也叫偏脸城、列苏城,又叫梨城,因在昭苏太河右岸而得名。传说有一位蒙古太子名叫昭苏,死于此地,为纪念他,将此河命名为昭苏太子河。昭苏为蒙语,意为有很多钱。建于辽,兴于金,毁弃于元,城周长4318米。辽金时代重要城镇,宋朝徽、钦二帝在此幽囚两年之久。1885年知县钱开震修成的《奉化县志》中收有记述《昭苏城》诗文多篇,其文古朴清新,文人留下的诗句为后人提供了遐想的历史空间。清人孟松桥的“蟠龙踞虎山头石,蒙宋迷金塞上沙。”就是对这座古城的昔日写照。

访到昭苏信莫疑,山前赖有古城基。
长河滚滚今犹在,水不能言亦自知。
——钱开震(浙江人、首任奉化知县、后升昌图知府)
城是昭苏我未疑,由来世事有根基。
使君钱姓今来此,数百年前早巳知。
——陈文焯(安州人、清朝进士、山东候补府廪贡)
先年数定复奚疑,姓与城同或有基。
钱日昭苏蒙古语,时人未必尽能知。
愿君且莫费猜疑,亦与昭苏有夙基。
此日不逢清史笔,城名湮没世何知。
——钱开震(浙江人、首任奉化知县、后升昌图知府)
城下河流不尽沙,称名敢谓竟无差。
迷茫但据金源史,我亦荒唐笑井蛙。
——陈文焯(河北濡阳人、清朝进士、山东候补府廪贡)
漫说昭苏城址在,从来用武有名区。
而今久治民归化,依旧山河壮帝图。
——章国治(钦加五品銜、分发直隶候补知县会稽)
蒙疆曾说赛分榆,访古苍茫草欲无。
不有长河流不尽,荒城谁识是昭苏。
——曲庭棻(清末文人)
昭苏访古望天崖,指点云中三两家,
老树杈枒经岁月,残碑没灭杂烟霞,
蟠龙距虎山头石,蒙宋迷金塞上沙,
下有长河流不尽,谁将白水纪年华。
——孟松乔(梨树人、光绪初廪贡生、分省委用训导)
十里斜阳剩古城,昭苏依旧溯芳名,
云中老树枝全竦,山下残碑字欲平,
浩浩长河春水涌,沈沈寒寺晓钟鸣,
卧龙跃马终何用,犹说金辽十万兵。
——云广盛(清末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