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赫驿站是康熙东巡八大驿站之一(视频)

(2014-12-22 09:46:47)
标签:

驿站

石岭

驿道

马厩

旧址

分类: 视频影像


 清初,在东北设有两条主要驿路。其中有一条经今梨树县之叶赫、石岭。叶赫驿站是康熙东巡时的八大驿站之一。清康熙二十年(1681),开设京师(北京)经盛京(沈阳)到吉林乌拉的驿道(又称站道、驿路),也有人管它叫御路。道宽三丈六尺,全程2245里,共设驿站37处,平均60里一站。在沈开地区,先后开设的驿站有:盛京——懿路——凡河——高丽站(铁岭北12里)——开原站(城东相家屯)——蒙古——罗站(今莲花街)——叶赫站。

 梨树境内驿道起自叶赫镇南端,越石岭镇,与伊通县相接连。据文献记载,这条长达百里的驿道只有叶赫一个驿站。清后期后经实际调查,发现因每站间距甚远,驿马中途往往倒毙,遂添设杨木林、英额堡、石岭驿站。叶赫驿站遗址位于原叶赫乡西南150米的寇河南岸,西南行12.5公里为杨木林驿站,旧址在今杨木林村;从叶赫东北行12.5公里为英额堡驿站,旧址在关帝庙址附近;再东行12.5公里为石岭驿站,旧址在今石岭镇一商店附近。

 据文献记载,叶赫至石岭的这条驿道,就是由茂兴站南入吉林之伯都讷站,通过吉林、奉天之驿路,入山海关驿道的一段。叶赫至石岭这条驿道,俗称“御路”,是专供兵司奉公驰驿之用,不准普通行人和商贩往来。据当地耆老介绍,当年凡遇有紧急公文传递,跑报之人在驿站换马后继续赶路,同一道公文由同一人传送,期间换马不换人,驿站中饲有专门供替换的马匹。

 清初对驿站的管理已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各站内设关防公所一处,关防笔帖式一员,关防领催一名,大站设壮丁25名至50名,小站设壮丁10名至15名,令其饲养牛马,耕种土地以自食。职责是传递文书。

 叶赫驿站由驿所、营房、马厩三部分组成。驿所的旧址在通往杨木林公路的北侧,在今叶赫中心校院内。西行60米为营房旧址,原为前后各7间的青砖瓦房,外筑围墙,住兵丁30名。马厩旧址与营房隔道相望,现存青砖鱼鳞瓦房3间,东西长10米,南北宽6米,室内原供狐黄二仙,中间一间原为方形门洞,现已砌死,此建筑保存尚好,当地人称之为“旗官房子”。南面约10米处,原有青砖瓦房5间,亦属马厩。马厩周围亦筑围墙,内贮旗官草堆数个,饲养马匹200余。如今除马厩3间,其他遗迹已无从寻觅。杨木林、英额堡、石岭子三处驿站就更无踪迹可寻了。


                     

        魅力叶赫


叶赫驿站是康熙东巡八大驿站之一(视频)                                    叶赫影视城中修复的叶赫驿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