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为使其倾销鸦片合法,他们在各处开设管烟所,即人们常说的大烟馆。
梨树县喇嘛甸的大烟馆,建于伪康德元年(1934),字号为仁德堂买卖所。地点位于喇嘛甸大沟东桥南李树方处。当时仁德堂买卖所有4间房,南北大炕,还设有小单间,备有烟灯、烟枪、枕头、褥子等,吸毒者每日来此吸烟。
伪康德五年(1938),喇嘛甸仁德堂买卖所由私人经营转为官方经营,并开始执行烟票制度,发给烟票,限额供给。至此,也可凭票领烟泡在自家吸。当时,烟泡价格随时上涨,所以,有些吸烟轻者还可转手渔利。
喇嘛甸仁德堂买卖所的头头叫主任,第一任姓白,第二任叫陈文华。会计有姓董的,后来的叫张楚学。熬大烟的、做烟泡的、看烟灯的先后有孙胜北、赵国禹、张忠宇、刘树华、温所子、牛振海、朱继范、吕凤岐等人。
烟民上至富商政客,下至商贩、工人、农民、市民,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都有。吸鸦片甚至成为交际场上必不可少的项目,谈生意、拉关系往往是请对方到大烟馆去,如同请客人赴宴会一般。许多人家里备有烟榻、烟枪、烟灯,请客人享用,如果不摆烟灯,反而会被别人认为是礼数不周,待客不恭。推而广之的结果是许多饭馆、旅馆、妓院、浴池、商店都备有烟枪、烟灯和卧榻供客人随时吸烟之用。
伪满时期,喇嘛甸吸毒者约百余人,绝大部分吸毒成瘾。上瘾之后,绝大多数不能戒烟,犯瘾时眼泪、鼻涕、口水一起流,哈欠不断,浑身瘫软如泥,有气无力,时间一长,就成了烟鬼,面黄肌瘦、形销骨立、精神萎靡、懒惰成性。为了吸食鸦片往往会不择手段,从变卖家产到卖掉妻女、抢劫偷盗,无所不为。
1948年解放,喇嘛甸的烟馆就解散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