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县解放初期民兵训练场面(图)

(2014-04-15 07:16:10)
标签:

武装部长

阶段

生产队

队列

季节

分类: 图片珍藏

    

    民兵组织,是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的产物。是平战结合的一种形式,是战争动员对象,也是应付突发事件,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力量。
    那时重视民兵工作,农村墙头上写着:全民皆兵,提高警惕,准备打仗。民兵工作的要求是抓好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重点是军事落实,主要抓军事训练。
    训练都安排在秋收后或春播前的农闲季节。训练的场地一般是生产队的场院里,就是打场的地方,到了冬春季节,庄稼碾打完了,秸秆给各家分了,场院里就空荡荡的了。当太阳升高的时候,这些“土八路”喊着“一二一”、“一二三四”来到了这里。训练的内容除了一般队列训练外,主要军事科目有:瞄准、刺杀、投弹、匍匐前进、小组突击等等。民兵训练用的一律是真枪,有三八大盖儿,24支半自动,12支苏式“7.62”骑枪,还有冲锋枪。三八大盖儿是老枪,有枪没子弹,只供训练用。
    一个阶段的训练结束,就要进行打靶。打靶是训练的升华,也是训练的总结。在村外废弃的砖窑旁或山旁立上胸靶,距胸靶一百米的位置设靶位,每人3发子弹,无依托卧射,两名报靶人躲在另一面。枪响后指挥人员一吹哨子,报靶人就跑过来,读完胸靶并用手势报出环数。成绩好的兴高采烈,打得差的脸上无光。
    打完靶,还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演练。投掷之前,给民兵们讲了手榴弹的结构、出手后的爆炸时间、有效杀伤半径及投掷方法等,并组织参与投掷的民兵用土坷垃、半砖头进行了热身,然后再投掷真的。训练中还演练“320”爆破,就是抛射炸药包。有时公社武装部长也参加。

 

 

                梨树县解放初期民兵训练场面(图)
                                       梨树县解放初期民兵训练场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