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县委第二任书记——沈洋

(2014-01-02 11:47:57)
标签:

杨明二

书记

榆树

好干部

分类: 梨树县人物

 

    沈洋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二任梨树县委书记,任职仅一个月时间就牺牲了。
    沈洋(1916-1946),原名牛绍文,1916年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县一个工人家庭。学生时代就接受进步思想,对共产党的主张有深刻认识。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边在校学习,一边在团组织领导下,积极工作。中学毕业后,又考取东北大学。
    1935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学生大批流亡,沈洋毅然放弃学业,同其他流亡学生去了北平,参加“12·9”学生运动。12月16日,沈洋和同学们一起集合在古楼,穿过地安门、天桥、前门外,一路撒传单,搞讲演,加入了“中华民族抗日解放先锋队”。
    1936年10月,日伪的军、警、宪、特全员出动,实行残酷的大“围剿,在这种情况下,沈洋只身潜往山东,在莱阳加入中华民族抗日解放先锋队,开展抗日斗争。沈洋在部队负责宣传工作,不久成立战地服务团,沈洋领导服务团的同志日夜刻印传单,深入城镇、乡村,发动群众,宣传抗日。
    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沈洋被调入胶东半岛八路军某部,先后任某部五支队组织股股长、营教导员、团长兼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在此期间,沈洋同他的战友黎岩同志产生爱情,结成伴侣。
  1943年底,沈洋从胶东半岛同其他军队干部前往延安,入中央党校二部16支部学习,参加整党整风,同李德生、李砥平同在一个支部,李砥平任支部书记。沈洋在延安党校学习期间,他的爱人黎岩带着女儿,自山东穿过敌占区道道封锁线,千里寻夫,极不容易,被传为佳话。从那时起,沈洋才有机会同爱人、孩子生活在一起。
  1945年“八·一五”日本侵略者投降。沈洋把原来的名字牛绍文改为沈洋,是怀念沈阳家乡的山山水水和父老乡亲之意。9月,同妻子黎岩带着不满两周岁的女儿沈宏丽,同党中央派往东北的大批干部从延安出发,辗转月余,回到家乡奉天省,任驻在昌图的辽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2月,上级调他到拉拉屯(今沈洋乡)组建兵站,救治伤病员和军用粮食、饲草、军衣、军鞋和伤病员的给养品。兵站设在四马架屯大户杨荣家。沈洋深入群众,很会做群众工作,征集大量粮食、饲草和其它军用物资。
   1946年4月,沈洋到梨树县任县委副书记,5月20日任县委书记。此时,全县分三路北撤,沈洋等人从白碱锅转移到于家窝堡,渡过辽河奔往双山,当得知双山有国民党军一个团,沈洋率队绕路西行。次日到达地委驻地长岭县新集场。不久,二地委遵照中共中央“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指示精神,决定整编成武工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沈洋率一队从双山过辽河,回伸四马架、榆树台一带。
    梨树县委书记沈洋牺牲经过:

  1946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廿三日),沈洋和武工队的同志们在董家窝堡开完骨干分子会议,在返回拉拉屯的途中,路遇张景顺(私官两通活人),说拉拉屯有一伙胡子。由张景顺做向导,把武工队带到后岗子,沈洋率队将土匪包围了。武工队员十分勇敢,上到平房顶上往院扔手榴弹。土匪不知小分队有多少人,也不还枪,四处逃窜。屯中有个土匪叫高宪章的给土匪送了信儿,匪首李子云得知武工队只有十几个人的消息,又收拢土匪,反扑回来。在激烈的战斗中,武工队员老红军谢成国壮烈牺牲。沈洋立即命令战士小翟带领队员撤退,自己和通讯员小姜做掩护,以火力牵制土匪。队员们安全撤退了,但沈洋和小姜来不及转移,只好以火力突围。在突围中,通讯员姜海山负伤,当地群众高殿文把姜海山背到屯子外,帮助沈洋把姜海山放在马上,准备去四马架杨明家隐蔽,没走多远,年仅18岁的姜海山停止了呼吸。沈洋把战友的遗体放在一棵树下,自己骑马奔往杨家。此时,杨家一反常态,大门紧闭,不肯打开。就在这时匪徒们追赶上来,沈洋身带两只短枪,子弹全部打光。于是,拨转马头奔向林带,不想正与匪首李子云遭遇,沈洋中弹牺牲,倒在血泊之中,年仅30岁。匪徒们把沈洋的马牵走了,枪拿去了,大衣也扒去了,公款经费也收去了,剩下的只有一本被鲜血染红的笔记本。这件遗物几经周转,转到地委书记杨易辰手中,这位领导人把笔记本捧在胸前,低下头来,流着热泪,向这位党的好干部默哀。后来这个笔记本转到沈洋爱人黎岩手里珍藏。笔记本里记录着沈洋同志每日繁重的工作过程,首页上写着:“丹心得江山,鲜血染征程,前仆后继”。这是沈洋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光辉写照。
  1947年6月,梨树县委镇压了杀害沈洋的恶徒杨荣、杨明二人,为沈洋祭灵。

 

                 梨树县委第二任书记——沈洋
                  沈洋(1945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