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梨树县为辽西省管辖。1954年7月划归吉林省。乡镇个数变化如下:1956年,梨树县辖9个区、2个镇、38个乡;1958年,梨树县辖9个公社,276个管理区;1968年,梨树县辖4个镇、30个公社;1976年,梨树县辖3个镇、31个公社;1980年,梨树县辖5个镇、28个公社;1995年,梨树县辖18个镇、14个乡;2000年,梨树县辖18个镇、9个乡;2002年,梨树县辖17个镇、9个乡;2006年,梨树县辖15个镇、6个乡;2010年,梨树县辖14个镇、6个乡。
梨树县目前有20个乡镇,其中14个镇、6个乡。名单如下:梨树镇、郭家店镇、榆树台镇、小城子镇、喇嘛甸镇、蔡家镇、刘家馆子镇、十家堡镇、孟家岭镇、万发镇、东河镇、沈洋镇、林海镇、小宽镇、白山乡、泉眼岭乡、胜利乡、四棵树乡、双河乡、金山乡。
见各乡镇政府图片(摄于2010年4月):

梨树镇人民政府
梨树镇位于梨树县南部,是梨树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南与四平市接壤,西接大房身乡,北和东是梨树乡。梨树镇镇名是由梨树县名演变而来。道光元年(1820)设分防照磨。1949年为梨树一区,1956年设镇,1958年改梨树公社,1961年改镇。梨树镇商贾云集,交通便利,自古就以“买卖街”著称。经过撤乡并镇,梨树镇己具备了集工业经济、商贸经济、农村经济为一体的较大中心集镇规模,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郭家店镇人民政府
清初这里为蒙王旗地,清嘉庆年间蒙王准奏招垦后,由关内来一户姓郭的在此落户,因此得名。
1949年为三区,1956年设立郭家店镇,1958年改公社。1960年至1964年为梨树县政府驻地。1980年复置郭家店镇。1961年析郭家店镇公社置郭家店公社,1983年改郭家店乡。2000年6月29日,吉林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郭家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郭家店镇管辖。郭家店镇是梨树县的重要工业基地。

榆树台镇人民政府
清顺治年间形成集镇,曾名常兴店。宣统年间,在城北的土台上长着一棵异常繁茂的大榆树。故此得名。1949年为第六区,1956年设立榆树台镇,1958年改公社,1961年析榆树台公社置团结公社,1983年改为榆树台镇、团结乡。2000年8月20日,吉林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团结乡,将其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榆树台镇管辖。2005年3月4日,吉林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董家堡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榆树台镇管辖。

小城子镇人民政府
小城子镇位于梨树县东北部,西与金山乡毗邻,北与小宽镇接壤,东与公主岭市秦家屯镇隔东辽河相望。是四平市梨树县境内的重要集镇。小城子镇由驻地得名。1949年设区,1956年建镇。1958年设立小城子公社,1961年析置河山公社。1983年社改乡,1985年1月小城子撤乡建镇。2000年,撤销河山乡,并入小城子镇。

喇嘛甸镇人民政府
喇嘛甸镇位于梨树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喇嘛甸村。南临条子河,北靠昭苏太河,南部和西部与辽宁省昌图县接壤,东部与梨树镇相连,北部与四棵树乡、白山乡交界。清代喇嘛甸为盛京(今沈阳市)通往卜奎(今齐齐哈尔)古道上古老集镇,过往车辆行人较多,经济繁荣,为县境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

蔡家镇人民政府
清朝初,蔡家为蒙古达尔罕王的分藩地,境内荒芜人烟,为蒙古王公牧场。1803年,蒙王奏请朝廷招民垦荒,始有山东、河北贫民来此开荒定居,其中有个姓蔡的先生在这儿开荒占草搭了个窝棚,遂叫蔡家窝棚。1821年,梨树城设分防照磨署,蔡家归梨树所辖。1946年,实行乡保制,沿用伪满时期的区划。1984年12月30日,蔡家乡改为蔡家镇。

刘家馆子镇人民政府
刘家馆子镇位于梨树县西北部东辽河西段南岸。西与辽宁省昌图县三江口镇毗邻,北与双辽市所辖的新立乡、柳条乡、东明镇隔河相望,南接林海镇,东邻沈洋镇。刘家馆子原为梨树县第八区(所辖区域为现刘家馆子和林海两个镇)。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靠山公社(后改为林海镇)划出。1983年改公社为刘家馆子乡。1984年12月28日,乡改为刘家馆子镇。

十家堡镇人民政府
十家堡镇位于梨树县的东南部,四平市的东北郊,地处大黑山西麓,昭苏太河源头,与著名的旅游圣地“叶赫那拉古城”及“二郎山庄”比邻,区位独特,交通便捷,物产富饶,素有“梨东金三角”、“四平卫星城”和"“方彼得堡”之美称。 由驻地十家堡村得名。伪满统治时期归勤民村辖为十家堡屯,后为十家堡村。1948年为梨树县二区。1956年为三区十家堡乡。1958年设立十家堡(子)公社,1962年析置三家子公社。1983年社改乡。1984年十家堡撤乡建镇,1994年三家子撤乡建镇。

孟家岭镇人民政府
孟家岭镇位于吉林省梨树县东部半山区,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东辽河西岸。旅游资源丰富,南邻全省著名的二龙湖旅游区,东邻碧波荡漾的东辽河。由驻地得名。1958年10月至1961年归郭家店公社管辖。于1961年5月从郭家店镇分出,成立孟家岭公社。现为孟家岭镇。

万发镇人民政府
万发镇位于梨树县东北部。东与东河镇接壤,西与白山乡毗连,南与郭家店镇、蔡家镇交界,北与金山乡、泉眼岭乡、榆树台镇为邻。由驻地万发街得名。1948年解放后为梨树县第四区,辖北太平等21个村。1956年改为万发街区,辖太平山等9个乡。1958年设立万发公社,1961年析置太平公社。1983年社改乡。1992年万发撤乡建镇,1992年太平撤乡建镇。

东河镇人民政府
由驻地得名。东河镇位于梨树县东北部,东辽河西岸,幅员面积128.8平方公里,与梨树县城距45公里,12个村107个屯,6000户,全镇总人口2.6万人。土地面积8465公顷,人均占有耕地4.9亩。
王平房村辽金古城址,为南北二城。

沈洋镇人民政府
沈洋镇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西北部,东辽河南岸。 1958年至1961年归孤家子公社辖,为沈洋、董家围子、一棵树、太平山、大孤山等五个管理区。1961年设立沈洋公社。当时为纪念1946年在此地与土匪英勇战斗而光荣牺牲的梨树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沈洋而命名,现已经升设为沈洋镇。

林海镇人民政府
林海镇位于梨树县西北部,东与榆树台镇相连,南与胜利乡和四棵树乡接壤,西与辽宁毗邻,北接刘家馆镇,隔河与双辽市相望。1948年解放,成立三门李村政府,归八区刘家馆子辖。1956年设立靠山李家乡,1958年属刘家馆子公社,1961年析置靠山公社。1981年因和伊通县的靠山公社重名,更名为林海公社。1983年改林海乡,1994年建镇。

小宽镇人民政府
小宽镇隶属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下辖9个行政村55个社和1个社区。小宽镇位于梨树县的北部,镇政府所在地小宽村小宽屯。东与小城子镇长山、大榆树村接壤;南与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的三塔分场毗邻;西与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的七里界分场交界;北与公主岭市的八屋镇、十屋镇隔东辽河相望。

白山乡人民政府
白山乡隶属于吉林省梨树县,位于梨树县中南部。梨(树)桑(树台)公路过境。古迹有辽金时代韩州城遗址。由境内的白山嘴得名。1948年解放。1958年属梨树公社裴家油坊管理区。1961年成立白山公社,1983年改乡。

泉眼岭乡人民政府
泉眼岭乡位于梨树县城中北部。东南和南与万发镇接壤,西南和西与榆树台镇为邻,西北和北与辽河农恳管理区接界,东北和东与金山乡毗连。由驻地西泉眼岭而得名。1956年设立泉眼岭乡,属榆树台区。1958年为榆树台公社西泉眼岭等8个管理区。1961年设立公社,1983年改乡。

胜利乡人民政府
胜利乡位于梨树县中部偏西南。 1958年2月设立胜利乡,同年秋改为榆树台公社关家屯管理区。1961年设立公社,1983年改乡。

四棵树乡人民政府
四棵树乡位于梨树县西北部。始建于光绪初年,因此地有一户院宅内长着四棵大树,多年不砍,高在参天,远近皆知,从而得名。1961年析喇嘛甸公社置四棵树公社,1983年改乡。

双河乡人民政府
双河乡位于县城的东北部,东辽河北岸。隔河与公主岭市相望。 1948年属五区(小城子),为三合堡等七个村政府。1958年属小城子公社。1961年析置三合公社。1981年因和东丰县的三合公社重名,更名为双河公社,1983年改乡。

金山乡人民政府
金山乡地处梨树县的东北部,北与辽河农垦管理区隔河相望,东与小城子镇、双河镇毗邻,南与万发镇、西与泉眼岭乡接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