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丕恩,曾用名吴稚德。1918年12月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1939年12月参加工作,1940年7月入党。历任八路军的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科长、处长,市委书记、地委书记处书记兼专员,军工厂党委副书记兼厂长,省计委副主任等职。
1925年吴丕恩刚满7岁入私塾读书,1933年入历城县立师范讲习所就读,学习结业后在小学任教。1937年7月他毅然辞去小学教员的职务,考入济南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12月在郑州考入民族革命大学。1938年7月到“民大”第二分校任八中队政治工作员。不久被派到阎锡山部队“行营军官团”任政治教导员。
1939年4月,吴丕恩被调往陕西省宜川县秋林镇任二战区军政干部第二分校政治主任,年底奔向吕梁山区,找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1941年5月吴丕恩到太岳区一纵队五十七团任政治指导员。1943年3月调任三八六旅七十二团一营教导员。1945年8月跟随部队挺进东北,收复失地,开辟辽北解放区。同年10月,经中共辽北省工委决定,吴丕恩到梨树县,任梨树县委委员、组织部长。
吴丕恩协助县委书记沈亚钢,开始建立县、区两级党政机构和县武装大队。不久,吴丕恩被派到四区(万发)打土匪,除恶霸,建起了四区区委、区政府和区中队。1946年4月吴丕恩积极带领四区区委和人民为四平保卫战筹集粮草,组织担架,作了大量的支前工作。5月四平保卫战结束,梨树县委、县政府奉命撤至辽河以北,在长岭县整编为武装工作队,回伸梨树,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吴丕恩负责由四、五区人员组成东路武工队,由新集场东进到怀德县的八屋、六屋一带,过河到梨树县境的河山。为安全渡河,吴丕恩沉着冷静,认真分析敌情。在沈洋队和韩道良队回伸受挫的情况下,吴丕恩带领的东路武工队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1946年11月长岭县城失守。二地委决定将长岭县大队与怀德县大队合编,成立长怀武工队,吴丕恩任武工队副政委,坚持边沿区游击斗争。1947年3月长岭县城解放,长怀武工队撤销,吴丕恩、董南勋带领原怀德县武工队干部、战士坚持在怀德北部打游击。1947年5月17日怀德解放,吴丕恩任怀德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县大队副政委。
1949年2月,吴丕恩调往辽北省委组织部,任组织科科长,5月任辽西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1952年9月任四平市委书记。1958年8月改任第一书记。1961年2月任中共四平地委书记处书记、四平公署专员、专属党组书记。1964年1月吴丕恩赴青藏高原地区工作,任中共二二一厂委员会副书记兼副厂长。
1965年任青海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1966年任西宁市副市长。1967年1月西宁市政权机构瘫痪,吴丕恩被迫中止工作,“造反派”借“清理阶级队伍”之机,将吴丕恩揪出来批斗,硬说他在抗日战争的一段历史不清,逼迫他交代问题,使吴丕恩遭到无法忍受的政治迫害和身心摧残,于1968年7月14日趁看管不严,卧轨自杀,含冤逝世,时年仅50岁。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