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耀琳
齐家是于清朝乾隆年间迁至梨树县孟家岭镇四台子(原属于奉天伊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了当地的望族。清光绪年间叔侄四人考取进士,被誉为“齐门四进士”。长辈齐忠甲、齐绅甲,晚辈齐耀琳、齐耀珊从1890年到1894年,叔侄四人科甲连第考中进士,当时深受东北先贤的赞誉。
清光绪帝因齐氏魁星满门,曾给齐氏送一联挂三匾。对联是:“丹桂有根偏生书香门第,金黄无种竞长勤俭人家”;那三块金匾,一块上书“四第同庚”,一块上书“桑影绵长”,第三块为“家教可风”。齐耀琳、齐耀珊是一奶同胞,官至省长,人称“大省长、二省长”。齐家还培养出13个知县,齐八翰林不仅是我省文化名人,其家族还可谓是我省名家。四台子老齐家在当地有很多传说,说来说去形成齐翰林家族轶事。
一、家教极严。齐永安年近四十才得子,理应掌上明珠,怜爱有加。在齐毓珍十余岁时,数九寒天,风雪弥漫,毓珍偶尔从私塾中早归,齐永安大怒,紧闭门户,毓珍只好在风雪中徘徊,时间长了,母亲将儿子放进屋里。齐永安怒说:“你们只知道饥寒之苦,不知道不自立最终的结果是饥饿在风雪中的道理”,于是毓珍从此发奋于学。
二、兴办教育。齐家有多人从事教育事业。齐书甲光绪初年在四台子家中授业。齐书甲说:“市帐虽小,非博览群书不能胜也”。先取通鉴、宋五子熟之,学生们果有长进。后移帐巴丹站,鲍家鲍孙素骄纵,母亲或有呵斥,则狂哮复之,其祖也无办法。书甲闻听后,召至熟,从容语古孝慈事,鲍孙感悟,泣拜其母及祖,鲍氏讶为未尝有也,大齐书甲教育有方,举业有名。齐绅甲于家授业前后二十年,诲人久而不倦。负笈请业者数十百人,一时仰为宗匠。齐家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创建有很大贡献。齐毓珍修建义熟五所。齐尧封于同治四年初,主持捐建吉林考鹏、昌图书院奎星阁,如期竣工。平生操履端洁,尤优礼士类,一事之长,则津津乐道不离口。可见齐家热衷于教育事业。
三、经商有道。齐家经商从百货、当铺、油坊、烧锅做起,买卖越做越大,四台子设有同仁宫、郭家店设同仁站、四平设同仁街、公主岭设同仁堂、辽源设同仁达。齐家杰出商人有齐毓珍、齐耀琮。经营方式雇有管事、监理代其经营,但齐家人也不是撒于不管,而是骑马巡视,虽数九隆冬,从不摘下皮帽(从未休息),由此可见,经商付出的辛苦。
四、为官清廉。大省长齐耀琳在同僚中极力反对贪污行贿,人称“齐青天”。民国晚年,齐耀瑭任辽宁省黑山县县长。张作霖的小舅子唐三虎子,无恶不作,称霸黑山,几任县官因不听其左右而被驱走。齐耀瑭到任后,遍请权贵,借此将唐三虎子伏缚在地,下令立即执行枪决。
五、好善乐施。齐家妥善处理社会关系,积极投资赞助各种公益事业,冬舍棉、夏舍单,树立家族威望。遇到突发性天灾人祸等,会派员慰问受灾者,开粥棚,舍粥,日舍三斗米,赈济贫苦人,及时提供援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