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县上海·知·青往事(一)

(2013-07-11 03:42:08)
标签:

上海

梨树县

老伴

大门

岁月

分类: 视频影像

     1、万发公社幸福六队

    1969年3月30日午时,是我们最难忘的日子,一知青专列满载着我们卢湾区各学校的学生,从彭浦车站正点出发,告别了亲友、同学,奔赴东北开始踏入广阔天地的大门。      
    到达万发公社中学时,天色已暗淡,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一点生气,静的出奇,只有学校的接待点里,闪烁着星点似的灯光,人群涌动,显得乱哄哄。第二天一早,中学的操场上挤满了各生产队来接知青的马车,人的喊声、骡马的叫声汇成了气势磅礴的交响曲,也使我看到了最早的原汁原味东北风土人情。我们忙乱的把行李搬到了马车上,又坐上了马车,车老板甩动着马鞭,发出了清脆的啪啪响声,象是在我们这帮青年学生前得意地露一手,马车拉着我们出了学校大门,一路上厚厚的白雪复盖在肥沃的黑土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刺眼,洁白的地毯上留下了一道车轱辘、马蹄痕迹,这一路走去,把我们引向了今后几年的艰难岁月。     幸福六队是偏远公社的一个生产队,但社员的热情接待、照顾倒也安慰了我们知青的焦虑心情,由于集体户的住房还没盖,只能临时借住在社员腾出来的房,开始了集体户的生活。一个星期后,公社在中学的大教室里,召开了三天规模庞大的“三长”会议,就在这会议上,真是无巧不成书,坐在我边上的竟是西万发十队的户长张微光。


     梨树县上海·知·青往事(一)
 

 请观赏汝青制作的《万发故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zNTU2Njg4.html

 


 

    2、三合公社刘家炉大队

    刘家炉大队,我们那个下乡的屯子不大,共16户人家,耕地49垧。外来农户有三四家,都是山东逃荒过来。住着自建泥坯平顶房,里面一铺炕外面一灶台。住地户基本上都住宽敞泥坯草房三间,有的条件好一点的已用上了玻璃窗户。张毛驴子纯粹东北人,和他的老伴住着三间大草房,当时是否玻璃窗户,我已经无法记起。张毛驴子的西邻也是三间大草房,老崔头住着,老崔头旧社会长工出生,苦大仇深,那时的年景是不折不扣的依靠对象。

    我们刚到那里时,老崔头曾经做过我们的老户长。老崔头五短身材,面红堂堂,声如洪钟,六十五岁模样。我们是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于是由刘炉大队大队长赵国,请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崔大爷给俺们忆苦思甜教育,我们肃然起敬。老崔头虽无文化,但口才还算可以。开场白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无非是现在的甜过去的苦之类,听后接受了一次阶级斗争的教育,想想我们虽然现在劳动艰苦,感觉活在当下很幸福。真当我沉思其中,突然听到了抽泣之声,把我拉回到了现实。只见老崔头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着三年挨饿之苦,说起做长工时,农忙时,粘豆包可劲吃,年底东家给粮食吃不完等等,听到这里我张大了嘴,惊叹、惊愕,继而我们面面相觑。大队长赵国是看到这个局面,马上委婉地阻止了老崔头给予我们的忆苦思甜教育。

    四十年过去,我记忆犹新,于是记下这个片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