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光绪二十年),有法国神甫始来梨树购地建堂传教。始建堂时,仅有两排青砖瓦房,作为活动场所。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梨树天主教会成立,归属沈阳教区。
1928年(民国17年),梨树天主教划归四平教区,隶属东北教区沈阳。先后在榆树台、郭家店、喇嘛甸、七家子设立了分公所。
1932年(大同元年),盖5间本堂办公室。
1935年(康德2年),梨树天主堂落成,为西式建筑,以砖石、水泥、钢梁构成,长30米,宽9米,前墙高8.5米,后墙高6米,房顶一面坡,薄铁屋面,南向启圆拱窗8扇,分列正门左右。正门突出,上部原有10米高的塔尖,内有铁钟一口。是法国人德约瑟来梨树建造的。开始由法国神甫德某主持,不久他故去,接替他的是中国神甫李学林(圣名茂林)。此后,由荣济舟、明XX、尚XX、厉德铭、胡XX、戴XX、丁振峰、勾荣德、历德铭、巴隆等十人先后任梨树教会本堂神甫。天主教徒约600人。每逢礼拜,天主教徒要到教堂作礼拜望弥沙,领圣体等。
1945年,是梨树教堂50周年。四平教区主教石俊英(加拿大人)带领主教全体神职人员及修道生来到梨树,开梨树天主教建堂50周年纪念会。有1000多教徒参加了纪念大会。
1947年前后,外国天主教的神甫都撤回本国,梨树教会乃告停。
目前,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农村,女性多,男性少。教会基本上是公民自主参加的组织,在“文化大革命”浩劫年代遭受压制,“文化大革命”后一旦形势允许依然有众多信徒涌进教堂。

解放前的梨树天主教堂

1989年时残缺的梨树天主教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