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山,(1919—1987年)梨树县董家窝堡人,14
岁拜刘启红(艺名刘豁牙子)为师,学唱二人转,艺名赵结实,又叫赵秃子。唱做俱佳,前期随师傅做艺,后与李生等人组班,演遍了辽、吉、黑和内蒙古等许多大城市。赵青山可将“三场舞”全套程序表演45分钟。
他的基本功扎实,手绢、扇子、大板、手玉子表演技巧特好,在继承师傅的表演基础上,自己又有提高,将大板打法(表演)总结归纳成“交叉板”、“身前板”、“身后板”、“前后身板”、“肩前板”、“双侧板”、“对花板”等。将各种表演叫作“野马分鬃”、“仙人摘挑”、“掏灯花”、“双挎耳”、“划大圈儿”、“十字板”、“小展翅”、“鲤鱼卧莲”、“摘豆角”和“转身板”等。对手玉子的基本功打法归纳为“单击板”、“双击板”、“混击板”、“快混击板”、“击群板”。并根据表演形式把各种打法的姿式分别起名为“里缠线”、“外缠线”、“须摆柳”、“单摆柳”、“背剑”、“单插花”、“双插花”、“双推掌”、“双过顶”、“下掏花”、“交手花”、“对板花”、“前碰玉子”、“后碰玉子”、“前后碰玉子”、“顶碰玉子”和“抖玉子”等。
他舞台表演身段优美,动作细腻,形成了自己的“美中浪”,“浪中稳”的独特风格。他的“卧鱼”被董孝芳全盘继承,在单出头《南郭学艺》中运用自如,于北京中南海表演受到有关领导高度赞扬。他表演的祖师爷创作的《小两口串门》的手绢舞,被选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吉林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