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国前梨树县二人转艺人

(2013-04-14 10:22:19)
标签:

毕家派

建国后

许淑珍

李小

地方戏曲

分类: 梨树县文化


                                 建国前梨树县二人转艺人



    梨树县建国前从事二人转演出的艺人约有300多人,有的艺人在建国初期是梨树二人转舞台上的主要“台柱子”。建国后从事二人转演出的艺人224人。建国后去外埠定居,从事二人转演出的有73人,他们所到的地区是:吉林省内42人:其中长春市3人,吉林市1人,辽源市4人,梅河口市1人,桦甸4人,通化4人,公主岭3人,德惠1人,永吉2人,乾安1人,白河1人,四平市2人,长岭1人,双辽2人,洮南1人,东丰1人,伊通1人,柳河1人,延吉2人,镇赉2人,通榆1人;辽宁省8人:其中沈阳市3人,昌图县2人,铁岭市3人;黑龙江省18人:其中德都4人,七台河6人,甘南4人,龙江2人,安广2人;内蒙古自治区5人:其中通辽3人,开通1人,乌兰浩特1人。
    建国前梨树县从艺的123名艺人简历。
    韩 荣 1916年生于梨树县团结乡二龙山村长山堡屯,艺名韩桩子,会戏80多出,拜师刘启红,收徒萧永等20多人。
    王德山 1928年生于梨树县刘家馆五家窝堡,唱下装,拜师韩荣,会戏40多出。
    王守山(1931—1986)梨树县刘家馆镇大力虎人,拜师韩荣,会戏30多出。
    齐小楼(1907—1978)梨树县四棵树乡长山堡人,唱上装。
    李小凤(1904—1990)梨树县四棵树乡长山堡人,唱上装。
    王广祥(1905—?)梨树县靠山白沙坨人,唱下装。
    孙凤廷(1901—1984)梨树县榆树台人,拜师毕永贵,多年做艺“毕家班”。
    李彦林 1927年生于小杨坨子,乳名百顺,拜师洪国栋,能编善演,解放后去广剧团。
    曲财(1904—1975)艺名东来凤,唱上装。
    郑文有梨树县四棵树乡长山堡人,艺名西来凤。
    李贵(1916—1993)艺名南来凤,唱上装。
    李贵(1907—1981)梨树县靠山厢房李人,艺名李老球子,唱下装。
    刘永胜 1906年生于梨树县泉眼岭董家窝堡,艺名刘三浪,会戏70多出。
    刘玉华(女)1933年生,12岁跟随父亲刘永胜学唱二人转,其艺术特点是板头准,唱得稳。
    朱殿生 1909年生人,从师毕永贵,艺名朱铁嘴子,唱下装。
    姜义顺(1904—1970)梨树县刘家馆人。
    董焕林生卒年不详,梨树县榆树台人,艺名大净面。
    王江(1912—1980)梨树县沈洋乡人,艺名王喜乐。
    王振山(1924—1983)梨树县靠山人,艺名线茄子,唱下装。
    李玉林约生于1920年前后,艺名小金芝,从师毕永贵,后到金凤山班搭班做艺。
    辛中山(生卒年不详)又名辛万福,人称大老辛,毕家长辈门婿,系毕家班教头。
    常玉林(1885—1950)辽源市人,人称常老先生,为毕家班第一教头。
    毕永莲(1910—1974)四棵树乡四家子人,艺名毕罗锅子,从师常玉林及辛中山,徒弟张忠。
    周少先(1920—卒年不详)爆竹屯人,毕家徒弟。
    毕壕溜子(1914—1980)毕永贵,毕永莲之侄,毕家班台柱,大秧歌扭得美。
    盖德玉(1914—1979)盖家堡子人,又名盖青山,艺名盖帘子,从师刘君红。
    张忠(1915生人)鸭门屯人,艺名张宝子,从艺毕家班。
    李 春 1910年生,卒年不详,双辽双山北人,艺名青菊花,绰号大李青。
    洪国栋(1913—?)兰家堡人,在山里拜师段某学唱二人转,艺名洪宝子,满徒回梨树做艺,解放后参加革命,任区武工队长。
    洪大力 1933年生于兰家堡子,随父洪国栋学唱,60年代去乾安县。
    矫振芳(1914—?)梨树县白山乡太平山人,建国后去洮安。
    齐珍(女)生卒年不详,太平山岭 ,拜师刘启红,与夫矫振芳唱一副架,建国后与夫同去洮安。
    李景武(1921—1990)梨树县下窑人,唱下装。
    田春(1917—?)梨树县泉眼岭乡蒋机房人。
    赵汇(女,1914—?)桑树岗人,与夫田春唱一副架。专唱《西厢》、《蓝桥》,其西厢《观花》一折“文咳咳”与众不同。
    王德元(1920—1993)孟安里人,唱上装。
    杨海山(1909—?)又名扬长福,艺名金香珠,建国前去德惠改唱评剧。
    王振(1922—?)长岭县墨坨子人,常年在梨树插班作艺,唱上装。
    姜发玲生卒年不详,艺名大匣子,与王振结义弟兄,唱一副架,下装。
    贺凤林(1917—?)长岭新安人,60年代初返籍。
    鲍 才 1923年生于张保成窝堡,唱下装。
    陈贵生卒年不详,艺名金钟子,在毕家班从艺,唱下装,系于兴亚舅父。
    蒋士荣 1920年生于泉眼岭蒋机房,艺名蒋摔子。
    杜桂琴(女)生卒年不详,蒋机房吴家屯人,与夫蒋士荣唱一副架,常年做艺。
    李才生卒年不详,艺名李晓凤,唱上装。
    王玉林(1911—?)靠山下窑人,艺名王凤化,唱上装。
    朱江长山堡人,外号朱力巴。
    刘忠(约1903—?)孤家子老公林人,拜师刘启红,艺名刘七十,又叫小怪物,解放后去公主岭市。
    温玉书生卒年不详,做艺毕家班。
    王 喜 喇嘛甸人,拜师辛中山,从艺毕家班。
    徐艳舫女,1934年生于蒋机房方身屯,艺名徐小胖,少年时随舅父刘三浪学唱。
    刘宝才  艺名刘高手,唱下装。
    郑连有(1916—?)艺名瞎苞米,在岳家班做艺。
    高伯琛又名高玉书,榆树台南随家屯人。
    王玉(1898—1923)董家窝堡人,又名王祥,艺名浪满台,人称王老疙瘩。与其兄王玉书唱“死架”。
    吴金贵 1933年生于梨树县李家店,常与李才搭班。
    黄俊清(1919—?)孤家子茅山人,艺名黄小跑,下上装全拿。
    付老丫(男)付老丫为艺名,其名不详,1921年生于万发乡,唱上装。
    王金山艺名王大鼻子,建国后去公主岭市。
    王春山(1929—?)郭家店青石岭人,建国后去公主岭市。
    李 臣 1919年出生于榆树台大榆树屯,从师杨殿文,唱上装。
    韩奎文生卒年不详,双辽双山人,拜师洪国栋,系洪国栋班成员。
    辛万山生卒年不详,刘家馆子人,艺名小晃子。
    朱伯顺 1911年生于东白山,做艺于岳家班和毕家班。
    朱庆(1893—1960)胜利新于城人,建国后曾参加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徒弟蒋志田。
    刘国才生卒年不详,艺名刘小手,唱上装。
    刘凤才 1922年生于孟家岭二道沟,艺名刘皮匠。唱下装,代表剧目《回杯记》饰张廷秀。
    刘启红(1891—1945)榆树台人,艺名刘豁牙子,梨树齐家蔓第六代艺人,赵青山之师。
    冯球子(1880—1945)其名不详,团结乡人,周兴之徒,刘启红之师,梨树第五代二人转艺人。
    孙凤廷 1912年生人,孙家班主要演员。
    刘启明艺名金钟子,四棵树人,唱下装。
    李玉兴 1910年生于郭家店小桥子,艺名李小楼,岳家班成员。
    李 有 1932年生人,艺名李小楼,60年代去开通。
    李喜成生卒年不详,榆树台人,艺名李铁脖子。
    李 荣 1927年生人,大房身西马家窝堡人。
    孔淑霞女,1931年生人,与夫李荣拜公主岭市姜春山为师,满徒后做艺于四平、梨树等地,代表剧目《蓝桥》。
    何其鲁 1928年生于孟家岭二道沟,绰号六指儿,唱下装。
    田凤林(1929—1990)孟家岭镇下安村龙王庙人,外号田吗啡,上下装都能唱。
    张凤廷生卒年不详,白山乡人,李玉兴之徒。
    陈中  三合陈大窝堡人,艺名小愣冲,唱下装,建国初期曾在郭家店长时期演出。
    陈万全生卒年不详,万发人,艺名陈大地瓜,曾在岳家班插班做艺。
    周勤(1913—?)万发人,艺名大奔娄,又叫下场欢,唱下装。
    赵景春 1926年生于孟家岭上安屯,绰号赵虎油子,大秧歌领地好。
    郭云甲(1894—1958)董家窝堡人,艺名郭甲子,投师耿君,秧歌名手。
    李凤德(1890—1949)外号李矬子,石岭人,唱下装。
    蒋志田(1924—1993)胜利新开城人,唱下装,拜师朱庆,收徒许淑珍,会戏60多出,建国后曾在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当演员,演唱《双拐》击打“神鼓”技巧称一绝。
    谢小辫真名不详,绰号谢大下巴,唱上装,曾插洪国栋戏班。
    金香水 1923年生,伊通人,岳家班成员,唱上装。
    杨大丫(男)生卒年不详,六家子人,因唱二人转与妻离婚,自己背着孩子到处演戏,抽烟用的大烟袋,因此得艺名。
    陈栓子(约1915—?)泉眼岭人,唱下装,原岳家班成员。
    蔡 宽 1928年生于梨树县北老壕村,建国前属“高梁红”艺人,建国后曾参加县剧团。
    岳兴周 1911年生于郭家店西小桥子,艺名岳金山。岳家班成员。
    岳兴堂 1922年生于郭家店小桥子,上下装都能唱。
    张凤玉生卒年不详,艺名张老美,岳家班早期演员。
    韩财(1915—?)胜利乡人,早年与傅生组班。
    高万昌生卒年不详,绰号高麻子,唱下装,傅生班早期成员。
    孙国学毕家班从师做艺。
    孙广学约生于1900年前后,曾在傅生戏班做艺。
    李玉弗生卒年不详,毕家班先期演员,唱上装。
    齐连山(1910—1971)榆树台人,毕家班成员,唱下装。
    金凤山艺名金海胜,早年在毕家班做艺,后来自己组班称金凤山班,为梨树民国时期八大戏班之一,曾名噪一时。
    张连生(1917—?)四棵树人,艺名十里香,唱上装,多年做艺在多凤山班。
    孙凤莲(1914—1979)刘家馆人,艺名孙乐子,曾在毕家班搭班做艺。
    段云有拜师曲财,建国前与李生组班演出,建国后曾在梨树组7人小班,自任班主。
    孙老疙瘩(1920—?)四棵树人,建国前孙家班班主。
    黄玉国(1916—1981)金山人,因他唱二人转时常用评剧曲牌,故得艺名黄落子,唱上装。
    霍先生生卒年不详,团结乡人,收徒朱江。
    任淑梅(女,1930—?)喇嘛甸人,毕家班唯一女演员。
    刘月霞(女,约1910—?)艺名晓月霞,为梨树早期的女二人转演员,有演戏之前必抽一口大烟的习惯,(但没养成烟瘾)《西厢》能唱半宿。
    高老丫(约1920—?)白山高家窝堡人,艺名胖子,唱文咳咳韵味足,能拖“疙瘩腔”。
    周玉山(1910—1989)石岭乡人,唱下装,60年去桦甸市地方戏队。
    王凤琴(女)1939年生于董家窝堡乡三门吕家,8岁随父王玉书演唱二人转,15岁全盘继承赵青山的“三场舞”。54年参加梨树县政府剧团,后去通辽二人转剧团,今已退休。
    杨金花(女,1929—?)孤家子三道林子,在白山乡唱过戏。
    刘玉芹(女,1929—?)沈洋白碱锅人,拜师韩荣,50年参加梨树剧团当演员。
    赵文有(约1850—1930)石岭二龙山人,艺名水上漂。唱上装,曾与周兴、吴广金等人搭班做艺,会戏约200多出。
    谷凤山(约1875—1945)蔡家镇人,艺名地出溜,唱下装,多数时间活动在公主岭南,与党明顺等人搭班演出。
    萧福华(1914—?)生于三家子乡龙王庙屯,绰号萧二扯,唱下装。
    萧玉华 1917年生于三爱子乡龙王庙屯,艺名萧老疙瘩,唱下装。
    段玉有(1915—1962)孤家子人,唱下装。
    孟小楼 1924年生于沈洋乡,唱下装,曾与岳家班人同台演出。
    关福生(约1912—?)小城子人,唱上装,多次来梨树乡做艺。
    姜万顺(1895—?)小城子人,唱上装,系关福生之师。
    毕景连  生于1910年,刘家馆人,做艺毕家派,有“假毕壕溜子”之称。

 

     视频: 梁赛金擀面正戏 董孝芳...

       建国前梨树县二人转艺人

建国前梨树县二人转艺人


建国前梨树县二人转艺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