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东北地方艺术,“二人转”在关东大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群众基础。在吉林省梨树县,“二人转”艺术更是历史久远,不仅人才辈出,剧目浩繁,而且民间普及广泛。一直以来,在省内、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深远的影响。为此,中国曲艺家协会特授予梨树“中国二人转之乡”称号,对其传承发展民间文化艺术所取得成就给予肯定。今天上午,授牌仪式暨中国曲协送“欢笑下基层”活动在梨树县举行。这也是国内惟一一个获得国家级“二人转之乡”称号的县(市)。
此次授牌经过严格申报、考察等程序。去年,省文联“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对梨树“二人转”传承状况进行了上报,中国曲协为此对梨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并最终决定授予梨树“中国二人转之乡”称号。在今天的仪式上,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中国曲协副主席姜昆为梨树县授牌。授牌后,姜昆、巩汉林、郑莉等著名艺术家还献上了精彩的“送欢笑下基层”文艺演出。
能够享有“二人转之乡”美誉,梨树可谓名副其实。梨树县在“二人转”发展300年的历程中前承后继,瓜瓞绵绵。梨树县“二人转”起源很早,约形成于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此后一直至民国时期,梨树县的“二人转”都是新人辈出,班伙济济。历史上,梨树县从艺人员超过百人,经常演出的剧目有300多出,小曲小调近180个。在上个世纪60至70年代,梨树多次举行全省“二人转”工作者学习会和“二人转”汇演等,如全省第一次“二人转”工作者学习会,就是在梨树召开的,当时共有27个专业团队近600人参加会议,可谓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近年来,梨树“二人转”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名家辈出。先后涌现出著名“二人转”剧作家赵月正、苏景春、陶秋然、王亚军等,和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董孝芳、董玮、白晶、陈淑新、王颖等。同时,还有100多部创作剧目参加了省级以上的艺术节和汇报演出。梨树地方戏曲剧团团长赵丹丹,于2010年摘取了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视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