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梨树县“昭忠祠” /诗

(2012-03-01 13:35:09)
标签:

转载

 


    梨树县昭忠祠,也叫三公祠。同治三年(1864年)经朝廷批准,由众绅民等捐资督工六年落成,位于梨城西南角。光绪七年典史任鳯林筹措资金进行一次修理。光绪九年(1883年)公署知县张云蕃捐资重修。三公祠有庙门一间、堂三间,供奉庆吉、文楷、徐棠及历年“为国捐躯”等官兵的神牌。


    建祠起因:同治二年(1863)十月,以滚地雷五为首五六百名农民起义攻入榆树台,杀富济贫。在危急之间,有缉捕委员侯补佐领庆吉、侯补防御文楷带兵百余人会同梨树分防照磨徐堂前去镇压。十月十二日双方接仗,委员庆吉、文楷、徐棠三人身先士卒,奋力强攻,恶斗四时之久,终因兵单力竭,庆吉、文楷、徐棠三人阵亡,尸体被农民军点燃焚烧。事后,绅商们认为三人死的壮烈,乃由十九社绅商曲桂卿等提议,上疏朝廷,修建专祠,以彰忠义。


    清朝进士、分发山东候补府陈文焯为梨树县昭忠祠写联:“哀哉公等人三,慷慨悲歌,寒草疾风悲劲旅;佔得忠祠第一,馨香展祀,梨花残雪吊英魂”,从中可以看到人民斗争的胜利和封建统治者的懊丧情绪,此联挂于祠中。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前,文人撰写了大量有关梨树县《三公祠》的诗文。

 

 

     《三公祠》诗文八篇:

 

      追想当年征战事,兵单力弱势难全。

     丹心但愿除凶烬,碧血何期洒赛边。

     耿耿英灵留夙恨,堂堂正气达青天。

     功臣报国传千古,赐卹专祠帝念贤。

         ——章国治(绍兴人、钦加五品銜、分发直隶候补知县会稽,参阅《奉化县志》)


 

 

     取义捐躯意气真,敢将并死抗三仁。

    五雷滚地魂应夺,一旅擎天志早伸。

    但使此心光日月,何妨热血洒边薼。

    梨花城畔英祠在,俎豆千秋永荐新。

              ——赵万泰(咸丰辛亥恩科举人、奉化县训导,参与校阅《奉化县志》)

 

 

    新祠鼎鼎峙边荒,碧海青天夜有光。

    披胆同行真用壮,舆尸三帅亦称良。

    王师继下全驱虎,莽野于今未靖狼。

    圣代裦忠恩不薄,英灵何以答馨香。

              ——陈文焯(河北濡阳人、清朝进士、山东候补府廪贡,纂修《奉化县志》)

 


    久仰三公义气横,予生晚未识奇英。

    而今捧檄来斯土,展拜崇祠与有荣。

    闻说当年胆气豪,天教小丑屈能韬。

    同仇敌忾身先卒,青史留名荷龙裦。

              ——钱开震(浙江人、首任奉化知县、后升昌图知府,总修《奉化县志》

 


    人情说到死方难,一死千秋死亦安。

    尚有三公馀烈在,祠门浓锁赛云寒。

    取义成仁孰与俦,荒庭展拜感同仇。

    碑铭读罢春愁黯,满地梨花起幕讴。

              ——钱宗昌(钱开震的儿子、光绪壬午科、副贡,总校与誊缮《奉化县志》)
 

 

    庆文志节合俆公,文武居然胆略同。

    提剑誓师真将帅,整冠赴义自英雄。

    千秋正气河山壮,一瓣奇香俎豆隆。

    此日新祠深仰止,圣朝锯典是裦忠。

                ——郭树藩(昌图府生员,即秀才)

 

 

    为国捐躯亦为民,三公举世颂贤臣。

    人生自古谁无死,几许馨香自代新。

                ——路怀乡(国子监学生,采编、誊缮和襄校《奉化县志》)

 

 

     无端小丑据榆台,记得三公飒爽来。

    鼓角声悲天未晚,阴霾气阻数难回。

    为苍生死应无憾,感旧思歌不尽哀。

    此日新祠虔展拜,伤心往事几徘徊。

                ——王肇岐(县学府文生,采编《奉化县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