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p3.pstatp.com/large/18510001ed00848ef74b
1985年12月19日下午两点多钟,中国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吉岗农场的上空,突然传来“隆隆”轰响的飞机声。来来往往的人们都很奇怪:这里不通民航,附近也没有机场,哪来的飞机呢?
http://p3.pstatp.com/large/16ce0007ad8f21add733
他们抬头望去,只见一架银白色的飞机越飞越低,连机体上印着的外文字母也看得清清楚楚。飞机盘旋两周,便向着白雪覆盖着的麦茬地俯冲下来,当时是北京时间14时30分。
机上的乘客以为目的地到了,打开舱门一看,才知道飞机落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飞机降落的地方离长吉岗农场场部只有五分钟的路,农场群众峰拥而来。有人认出从飞机走出来的是苏联人,有人也认出机体上“苏联”的缩写CCCP。
劫机人名叫阿利穆拉多夫·沙米利·哈吉—奥格雷,32岁,苏联国籍,是苏联少数民族之一的列兹金族人,出生在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的巴库市。动机前,他是苏联雅库特自治共和国雅库茨克市民航局联合飞行队飞机副驾驶员。
阿利穆拉多夫穿着蓝色的苏联航空制服,脑门和头顶光亮亮的。他坐在一张桌子前向我公安人员叙述他劫机的经过。
http://p1.pstatp.com/large/18510001ed01da2bc41f
“我早就有动机的打算,想离开苏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事先准备好了一把削水果的折叠刀,是从商店买来的,放进了口袋里,又在机场的修理车间拿了一块长条锰钢,放在背包里。1985年12月19日莫斯科时间1点30分,我带着这两件东西,和机长阿布拉米扬,领航员日哈列夫、机械师奥西波夫和一名女乘务员一起,登上了一架标号为47845号的安—24型民航客机,执行由苏联雅库茨克市到伊尔库茨克市的飞行任务。飞机上共有乘客38人。”
飞机2点20分钟起飞后,阿利穆拉多夫便开始寻找动手的机会。飞机途中,飞机在一个机场降落,机组人员暂时离开飞机,他趁机检查了他们携带的所有东西,看看有没有武器,结果没有发现。于是,他把放在货仓的锰钢拿进了驾驶舱,放在自己的座位底下。
北京时间12点30分,飞机飞到苏联布卡恰恰上空时,领航员日哈列夫起身要上厕所。阿利穆拉多夫算了一下,这里离中国边境大约150公里,他看了看燃料,足够了。接着,阿利穆拉多夫借故支走了机械师奥西波夫,随即把驾驶舱的门关紧,将手指般的铁棍插销插好。
这时,驾驶舱里就剩下他和机长两个人了。机长在驾驶飞机,阿利穆拉多夫站在他身后,右手用刀对准了他的脑袋,左手拨动了自动航向仪,直接向中国边境飞行,机长一开始没意识到,到他回头一看,一把刀对着他的脑袋,感到非常惊讶。阿利穆拉多夫威胁道:“你老实点,不然我杀死你,往中国方向飞行!”
大约过了5分钟,地面开始询问,机长发出了警报,表示飞机正被劫持,阿利穆拉多夫迫使他关闭了信号。三十分钟后,飞机越过了两国的界河——额尔古纳河的上空,进入了中国的领土。大约飞行了1小时20分钟,阿利穆拉多夫看到燃料不多了,就寻找降落的地方。飞机降低了飞行高度,找到了离居民点较近的长吉岗,飞机降落了。
阿利穆拉多夫讲述了他劫持飞机的原因后,我方立即决定:将阿利穆拉多夫收容审查。当法庭宣布:被告人阿利穆拉多夫·沙米利·哈吉—奥格雷犯劫持飞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时,阿利穆拉多夫听了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后续资料:1986年1月4日,苏联专家组在民航司长的陪同下来到农场,在我方人员提供飞机用油,并建好临时跑道的帮助下,苏联专家组把飞机飞回了国内。至此,劫机事件圆满解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