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福丹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感
(2018-03-22 11:28:42)| 分类: 读后感 |
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感
郑福丹
这段时间,我读了《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这本书,收获颇深,同时也认识到我在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我对思维导图理论背景认识不够深。
虽然我也认真阅读了东尼.博赞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论专著,但相对于吉老师对此理论的认识,我觉得自己缺乏深度的思考,更是缺少此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认真思考。在报告中,吉老师首先用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图形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改革要求介绍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脑科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而认知心理学理论又包括信息的加工层次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可视化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而这些理论也正是目前我们所倡导的“学讲计划”理论基础,可见思维导图的运用与“学讲计划”教学方式是不谋而合的。
二、我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指导有很大的片面性。
我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指导只是局限于语篇的新授课教学,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孩子们在思维导图的绘制方面应用很少,导致生疏,他们只是在一节新授课上使用,没有得到展示机会的孩子就会抱有画不画无所谓的态度,同时会导致孩子们为了画思维导图而画思维导图。我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一直不知该如何进行拓展。而看了她的文章后让我豁然开朗。
除了语篇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此书每个版块课时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比如在综合版块,我们可以现在黑板上把Stroy部分的思维导图再次呈现出来,在让学生复习语篇的基础上利用其中的人物进行联系引入语音歌曲及其他部分的学习,这样使得整个单元联系到一起,整体感更强。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四种思维导图作业:巩固型作业,拓展型作业,探究型作业,总结型作业。在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作业的同时,不仅巩固了本单元的语言知识,更是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克服以上弊端,更好地开展运用思维导图指导英语语篇教学工作呢?我想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进一步阅读相关理论书籍,边读边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思考。
关于思维导图的一些理论书籍我不应满足于“读过了,了解一点就行了”,我应该潜心阅读,边读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及时用笔记下自己的想法,多与同仁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要阅读思维导图相关学习理论基础相关的书籍,比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视化学习理论等,只有用这些学习理论作支撑我才能更好地将思维导图和小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
二、进一步拓展教学思路,让学生真正用起来思维导图。
首先,在备课过程中我要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把整个单元的知识联系到一起,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单元的学习更有连贯性。其次,在语篇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语篇,灵活安排学生在预习或是复习时制作思维导图,对于层次感较强的语篇,可以按照之前的方法让学生在预习时尝试制作思维导图,提高他们预习的针对性;对于故事性的语篇可以在课堂上利用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层次,在黑板上板书出思维导图,让学生讨论,复述。最后,在拓展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思维导图,再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让他们每个成员有话可说,更能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也就体现了学讲中的合作学。
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评价水平,多学生思维导图作品进行多元化评价。
对于每个孩子的思维导图作品,不能用简单的好与不好来评价,更多的应该关注孩子对文本内容以及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认识,即使学生只是做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只要他们能说出来,也是他们的收获,也应该给予表扬鼓励。我应该善于发现孩子制作的思维导图中的亮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多元化的评价才能引导学生越做越好。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应该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在和学生的深入探讨中共同成长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