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个别化教育案例分析  - 张晶琴

(2017-06-29 14:00:33)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邢栩嫣

性别:女

年龄:八岁 (二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时常不能完成作业,学习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5、主要原因是由于家庭溺爱。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栩嫣同学今年八岁了。从小在爷爷奶奶呵护下长大,由于之前是家里的独女(家里刚生二胎),更是得到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她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使之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栩嫣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她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她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栩嫣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她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勤与孩子交流沟通。并让她的爷爷奶奶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2.她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她分析错误原因,让她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她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她真正理解教师对她的关爱,有利于形成她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栩嫣惰性强的缺点,激发她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每天发作业本,她认真做,然后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她在家中能帮助爷爷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她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半年的了解及教育,栩嫣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栩嫣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她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她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她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她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辅导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本着相信每个孩子内心蕴藏着积极的资源,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发展变化的。根据二(3)王意粟, (4) 班钟爱茹, ( 1) 班钟铭 的情况,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的辅导。
  
  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直接辅导,主要是进行教育,培养他的自尊心、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他的意志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次加强与其他任教老师、父母、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争取更多的有利因素。
  
  【辅导过程】
  
  第一步,矫正孩子的错误认识。循循善诱地给他讲道理,使他体会到父母兄妹的亲情和爱心、老师的关心和殷切的期望、同学的真挚友情。

第二步,激励唤起孩子的上进心。任何学生都有积极向上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潜意识。我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向其提供展示发展特长、体验成功的机会,对他取得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赞扬,使他不断受到鼓舞,树立起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积极向上,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我经常在他的作业本和测验卷上留言。“very good,  good job ” “看到你的进步,老师为你感到高兴。”“老师觉得很可惜,如果你能仔细检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笔误。” “持之以恒,你会有更大的进步!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很少出现拖拉现象。上课也能坚持听讲,课后与同学们相处矛盾也少了。

  第三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因势利导指导他学会控制自我,接纳他人,增强对现实环境生活的适应性,避免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遇到不开心的事,学会倾诉,客观如实地叙述自己的心理感受,释放不利情绪。与人相处要会颀赏对方,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不能对他人过于苟求,否则只能是失去朋友,在交往中,要将心比心,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体谅和宽容他人。生活中,应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心境,多运动、听音乐、保持良好的进食、睡眠和学习习惯等。
  
  第四步,安排小老师每天坚持督促、检查孩子的作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努力培养孩子开朗、自信、积极的心态。
   【总结】
  从辅导结果来看,孩子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进步,不在经常拖拉作业,逐渐地进入生活学习的良性循环,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从孩子的转化工作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来转化后进生,扬其长,避其短。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会意的微笑,都能使后进生迫切地希望得到肯定与重视的心理获得满足,无形中就让他们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事实证明:教师坦诚无私的爱,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满足,而且能使学生和教师心理相容,关系融洽。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我们持之以恒,充满爱心、诚心、信心和耐心,必能教育转化好后进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