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评析》读后感 - 张晶琴
(2017-03-20 17:22:24)
标签:
365 |
一、活动设计形式要目标明确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最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活动设计要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英语有关的学习资源,如学生熟悉的广告、场所标识语、喜爱的流行歌曲、流行词语、经历的有趣事件等,只要善于捕捉,挖掘这些学生所熟悉的资源,在课堂中创设,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有“事”可做,让学生参与,就能让学生真正拥有课堂话语权。在课堂上尝试根据教学内容,尽量给学生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且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真正参与课堂英语交际。
三、活动要让全体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有效性的目标追求必须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必须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予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只有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实和有效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尽量避免活动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多数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我们应给予每个学生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四、活动设计要体现开发性
五、教师要对活动进行调控
六、活动评价要有实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老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所采用的评价,既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