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五——绝活,
(2012-07-09 14:24:08)
标签:
杂谈 |
黑道高手和职业球员的最大区别在于:黑道高手都是半路出家,并在某个行业领域中取得过骄人的成就。他们超级自信,不相信高尔夫可以标准化。他们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多年心得与学球练球融会贯通,自成一派。每位黑道高手都有一整套自己的打球尤其是比武心得,而相互之间又差异巨大,每个人的绝活都是自己的,别人偷不走你想学别人的也没戏。
比如李家鹰,他在“非典”后成名时,靠的是长杆,一号木经常三百,而且基本都在球道上,铁杆也不近,7号铁能打一百七八。但李家鹰却认为自己的短杆更加犀利。他父母都是大学力学老师,受家庭学术气氛的熏陶,李家鹰博览高尔夫力学理论书籍,并经常和双亲探讨高尔夫的力学原理,比如挥杆的“角速度决定线速度,所以手腕的上翘能让杆头速度更快”,“球在空中飞行时速度快的一面阻力小,所以有倒旋的球飞得更高更远”……
说到李家鹰的短杆,他自创了五字口诀:斩,削,拨,推,托。其中斩字诀适用于逆向生长的长草;削字诀适用于近距离沙坑和顺向生长的长草;拨字诀专门对付没有草的裸地和坑洼;推字诀多用于果岭边的短草区,至于托字诀,则是在果岭边30度以上的大上坡长草中救命绝技。有一次打球聊起来,李家鹰给我演示了这五种打法,各个都能切到洞口三英尺之内,简直神乎其技。另外,李家鹰的推杆也堪称一绝,他在非典前后那三年每年平均在果岭上的练习时间能达到一千个小时,风雨无阻。靠着这几项绝技,李家鹰鼎盛时期每周都有负杆出现。有一次他和黑道“奖金王”赵三友在鸿华较量,九洞过后,赵三友惨败,在第十洞发球台,赵三友驻足沉吟:家鹰,我数了数,你前九只用了11推。
虽然李家鹰短打出神入化而且有强大的理论支撑,但他说自己的短打在被江湖人称作“短杆之神”的“三哥”面前,却只能甘拜下风。李家鹰说自己的短杆有五种打法,而“三哥”却至少有七种之多,有一些打法连他自己到现在也没弄明白。
有一次,他和“三哥”搭档在北京的京南球场对阵京南队的最佳阵容,北京四大高手之一的文皋和前韩国的职业球员老朴。在一个短五杆洞,他们三个长打球员都是铁杆两杆上果岭,“三哥”距离不够,用三号木将球打进了果岭边沙坑,沙坑和旗杆之间是三十度的大下坡,根本不可能救到洞口。结果“三哥”切了一个他在电视上都没见过的沙坑球。球上了果岭后居然没有顺坡往下滚,而是原地打转,转了几十圈后停在了洞杯旁边。三个旁观者都是零差点的顶尖高手,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有一次,在鸿华帕5的第14洞,旗杆插在果岭左侧的水边,“三哥”的球打到了果岭右侧的深草区,埋在草里几乎看不见球。“三哥”一杆挥出,球高高飞起,轻柔地落在水前的旗杆边,一寸都没向前滚。李家鹰说在他和“三哥”同组搭档打球的时候,无数次听“三哥”在球车上对他说“家鹰,我觉得这杆我能切进去”,然后就走过去把球切进洞。
“三哥”腰伤退隐之前我只在球场见过他一次,但关于他的故事却听过不少,其中最广为传颂的桥段就是他当年在深圳沙河练球,经常在沙坑里通宵达旦练习沙杆,而第二天,球场要给练习沙坑里补一吨沙子……
虽说“三哥”号称“短杆之神”,但他对刘大卫却钦佩有加。曾任北京鹰队队长的张大强是武汉大学的高才生,球也好,个性难免恃才傲物,他说他打球20年,在业余江湖中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陈树鲸,另一个就是“三哥”。张大强说“三哥”跟他点评江湖人物的时候,是把刘大卫放在自己前面的,他说他有点“怵”刘大卫的球。这事我还专门问过刘大卫,他说“短杆王”太谦虚客气,不过他俩有过几次赌注不小的过招,还真是自己胜多负少。因为曾经打过6个一杆进洞的刘大卫铁杆和短杆也是超一流的,打起来并未让“短杆王”占得太多便宜,而且虽然刘大卫并不是长打选手,但长杆确实是在对手之上,所以也有难免此一说。
说来凑巧,当我询问刘大卫此事的当天,他在云南高协主办的业余排名赛上在滇池高尔夫球场的蓝Tee打出了64杆,破了球场记录,那场球他打了9支鸟1个破击。赛后他兴奋地给我打来电话,说自己今年50岁了,居然还能再创神奇,过去自己65,66杆的成绩已经多的数不清了,而64杆却还是第一次。
北京华堂球场台湾籍职业教练曹明昌说过一句话,高尔夫打到最后比的是“脖子以上”。高手过招,考验的是球手的心态,策略和临场的应变。说到脖子以上的武功,我还没听说能比赵三友更强的。他能在黑道江湖多年荣居“奖金王”的宝座,靠的绝对不是他那不着四六的挥杆动作。
据人称深圳第一杆的郭冠侠回忆道,一次他和赵三友,以及另外两位单差点高手相约在难度超高的中国球场之巅春城湖景。赛前约定的盘口是郭冠侠让其他三位每人四个单位,大家相互连杆带洞较量。那场球之前,赵三友已经连续输了好几场,而这场球的每单位赌注已经涨到了前几场之和。结果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深圳一哥郭冠侠果然技高一筹,在湖景球场打出了69杆,但赵三友竟也打出72杆,郭冠侠负三竟然一个单位都没赢到他。另外两位虽然和郭冠侠约好不过账,但在稳健的赵三友面前兵败如山倒,都打了80大几,损失惨重。赛后他们又加打了9洞,赵三友再次狠狠地一吃三。
后来几天,综合实力超强的郭冠侠把之前的损失从赵三友身上找了回来,但另外两位高手却越输越惨,他们怪郭冠侠打太好,刺激得赵三友超水平发挥,但郭冠侠德评论却非常中肯:“三友的实力甚不可测,尤其是心理素质太好,心态平稳冷静,无人能敌,你们跟他赌大钱,无异于飞蛾扑火……”(待续)
比如李家鹰,他在“非典”后成名时,靠的是长杆,一号木经常三百,而且基本都在球道上,铁杆也不近,7号铁能打一百七八。但李家鹰却认为自己的短杆更加犀利。他父母都是大学力学老师,受家庭学术气氛的熏陶,李家鹰博览高尔夫力学理论书籍,并经常和双亲探讨高尔夫的力学原理,比如挥杆的“角速度决定线速度,所以手腕的上翘能让杆头速度更快”,“球在空中飞行时速度快的一面阻力小,所以有倒旋的球飞得更高更远”……
说到李家鹰的短杆,他自创了五字口诀:斩,削,拨,推,托。其中斩字诀适用于逆向生长的长草;削字诀适用于近距离沙坑和顺向生长的长草;拨字诀专门对付没有草的裸地和坑洼;推字诀多用于果岭边的短草区,至于托字诀,则是在果岭边30度以上的大上坡长草中救命绝技。有一次打球聊起来,李家鹰给我演示了这五种打法,各个都能切到洞口三英尺之内,简直神乎其技。另外,李家鹰的推杆也堪称一绝,他在非典前后那三年每年平均在果岭上的练习时间能达到一千个小时,风雨无阻。靠着这几项绝技,李家鹰鼎盛时期每周都有负杆出现。有一次他和黑道“奖金王”赵三友在鸿华较量,九洞过后,赵三友惨败,在第十洞发球台,赵三友驻足沉吟:家鹰,我数了数,你前九只用了11推。
虽然李家鹰短打出神入化而且有强大的理论支撑,但他说自己的短打在被江湖人称作“短杆之神”的“三哥”面前,却只能甘拜下风。李家鹰说自己的短杆有五种打法,而“三哥”却至少有七种之多,有一些打法连他自己到现在也没弄明白。
有一次,他和“三哥”搭档在北京的京南球场对阵京南队的最佳阵容,北京四大高手之一的文皋和前韩国的职业球员老朴。在一个短五杆洞,他们三个长打球员都是铁杆两杆上果岭,“三哥”距离不够,用三号木将球打进了果岭边沙坑,沙坑和旗杆之间是三十度的大下坡,根本不可能救到洞口。结果“三哥”切了一个他在电视上都没见过的沙坑球。球上了果岭后居然没有顺坡往下滚,而是原地打转,转了几十圈后停在了洞杯旁边。三个旁观者都是零差点的顶尖高手,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有一次,在鸿华帕5的第14洞,旗杆插在果岭左侧的水边,“三哥”的球打到了果岭右侧的深草区,埋在草里几乎看不见球。“三哥”一杆挥出,球高高飞起,轻柔地落在水前的旗杆边,一寸都没向前滚。李家鹰说在他和“三哥”同组搭档打球的时候,无数次听“三哥”在球车上对他说“家鹰,我觉得这杆我能切进去”,然后就走过去把球切进洞。
“三哥”腰伤退隐之前我只在球场见过他一次,但关于他的故事却听过不少,其中最广为传颂的桥段就是他当年在深圳沙河练球,经常在沙坑里通宵达旦练习沙杆,而第二天,球场要给练习沙坑里补一吨沙子……
虽说“三哥”号称“短杆之神”,但他对刘大卫却钦佩有加。曾任北京鹰队队长的张大强是武汉大学的高才生,球也好,个性难免恃才傲物,他说他打球20年,在业余江湖中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陈树鲸,另一个就是“三哥”。张大强说“三哥”跟他点评江湖人物的时候,是把刘大卫放在自己前面的,他说他有点“怵”刘大卫的球。这事我还专门问过刘大卫,他说“短杆王”太谦虚客气,不过他俩有过几次赌注不小的过招,还真是自己胜多负少。因为曾经打过6个一杆进洞的刘大卫铁杆和短杆也是超一流的,打起来并未让“短杆王”占得太多便宜,而且虽然刘大卫并不是长打选手,但长杆确实是在对手之上,所以也有难免此一说。
说来凑巧,当我询问刘大卫此事的当天,他在云南高协主办的业余排名赛上在滇池高尔夫球场的蓝Tee打出了64杆,破了球场记录,那场球他打了9支鸟1个破击。赛后他兴奋地给我打来电话,说自己今年50岁了,居然还能再创神奇,过去自己65,66杆的成绩已经多的数不清了,而64杆却还是第一次。
北京华堂球场台湾籍职业教练曹明昌说过一句话,高尔夫打到最后比的是“脖子以上”。高手过招,考验的是球手的心态,策略和临场的应变。说到脖子以上的武功,我还没听说能比赵三友更强的。他能在黑道江湖多年荣居“奖金王”的宝座,靠的绝对不是他那不着四六的挥杆动作。
据人称深圳第一杆的郭冠侠回忆道,一次他和赵三友,以及另外两位单差点高手相约在难度超高的中国球场之巅春城湖景。赛前约定的盘口是郭冠侠让其他三位每人四个单位,大家相互连杆带洞较量。那场球之前,赵三友已经连续输了好几场,而这场球的每单位赌注已经涨到了前几场之和。结果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深圳一哥郭冠侠果然技高一筹,在湖景球场打出了69杆,但赵三友竟也打出72杆,郭冠侠负三竟然一个单位都没赢到他。另外两位虽然和郭冠侠约好不过账,但在稳健的赵三友面前兵败如山倒,都打了80大几,损失惨重。赛后他们又加打了9洞,赵三友再次狠狠地一吃三。
后来几天,综合实力超强的郭冠侠把之前的损失从赵三友身上找了回来,但另外两位高手却越输越惨,他们怪郭冠侠打太好,刺激得赵三友超水平发挥,但郭冠侠德评论却非常中肯:“三友的实力甚不可测,尤其是心理素质太好,心态平稳冷静,无人能敌,你们跟他赌大钱,无异于飞蛾扑火……”(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