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话乡下词汇(厨房名物篇)
(2014-04-03 03:47:41)
标签:
吴语苏州话厨房词汇瓷器陶器名称胜浦话 |
厨房里的东西,大多从市场上买来,过去江南地区的厨房配置很相似,多数东西的叫法很通行,只有少数具有地方特色。
语言点:胜浦
【汤盏】小碗
【坦(te)边碗】碗沿不陡的碗,指大碗,坦形容词,坡度不陡叫坦,反之叫巉。
【开搀(ce)碗】同上,搀动词,液体倾泻。
【罗大(`dau)碗】大碗,罗不详。
【甏(`ban)】坛子,肚大口小,包括以下三种都是粗陶瓷器。
【钵(boek)头】敞口,薄壁,口略大于底,电饭锅大小,常用于过夜盛饭盛菜、娘酒酿等。
【瓮(on)头】敞口,厚壁,比缸小,比钵头大,口略大于底,常用于腌菜腌肉等。
【撇(pik)】敞口,浅,口沿比底大,像脸盆,常用于和粉揉面,或用于家禽家畜食具。
【镬(wok)子】锅。
【镬绣】锅灰。
【镬干】锅盖,干(阴上),动词,~被头,柴庐浪~苫(音掀)。
【汤灌】两锅之间的温水罐。
【广勺】汤灌上两把勺子之大者,金属制。
【左(zi)勺】汤灌上两把勺子之小者,常左手拿,金属制。
【拗勺】木制,有箍,有拗柄,能舀水。
【铞子】一种烧水壶,有提手,有嘴。
【碗砂】瓷。
【筷箸(`shi)笼】筷笼。
【碗盏橱】碗橱。
【斩狼刀】一般叫菜刀,砍劲大的叫斩狼刀,斩阴平。
【砧墩】砧板。
【抄】勺子。
【死刮水】厨余废水。
【筲(sae)箕】饭筲箕,常用于挂饭菜过夜。
【濎(din)水矾】过去用矾净水,倒入水缸中,杂质化为沉淀,再用打通节的竹管吸出沉淀,濎是动词,使之沉淀。
【泔脚】泔水里的渣,用于喂猪。
【触腰头】围腰腹的布,防止脏污衣裤,上灶常用,平时也能穿,“触”是动词,系在腰部。
【筅(sie)帚】竹制的洗锅用小洗帚。
【灶席头】灶头周围,席不详。
【拖粪】拖把。
【透水】沸水。
【塔浪】抹布,尤其指当抹布用的破布头、废手巾。
-寒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