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古蔬菜瓠子-地蒲(吴语苏州话胜浦方言)

(2013-07-10 21:34:11)
http://s16/mw690/6b12a5fbge1290d9022bf&690(以地蒲为原型的商周青铜器,图片来自网络)

    夏天到了,地蒲熟了,一道很开胃的菜,放一点油肉在里头,更肥美好吃。

    地蒲是胜浦叫法,城里叫扁蒲比较多,北方话叫瓠子。

    这种蔬菜(叫瓜更合适),吴语区从苏州到温州,基本都叫蒲,闽语区也叫蒲,我曾遇到一个江西人,问之也叫蒲,可见在东南方言区,叫法是比较一致的。而北方地区,几乎都叫瓠子(念户子)。

    蒲是一种上古蔬菜,上古称匏、瓠,《说文》里这两个字是互释的。其中间细的品种,今天叫葫芦,葫是瓠的俗字。切开后舀水叫瓢,瓢大概是匏的衍生字词,中古只有介音的区别。

    蒲可能来自匏,音近但不完全吻合。有时想起语言学里一句名言:一致的例外往往是同源的依据。这好比分子人类学用基因突变片段来追踪同源一样。这个词对东南方言的起源和关系或许有启示作用。

    地蒲从小吃到大,过去家里每年都种,这是一种打理少但很丰产的作物,在民间很受欢迎,但不知为何,现在超市里很少有卖,即使有卖,很多也不是本地品种。

    西汉时通西域,引进了很多蔬菜和豆,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又有很多蔬菜粮食传入中国,今天我们餐桌上的蔬菜,上古传下的已经很少了,经常吃的,大概也就地蒲和韭菜两种了。

寒寒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