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县村名核心字汇释(吴语江南苏州地名)

(2013-04-14 06:10:46)
标签:

江南苏州吴语地名

巷里浜庄泾溇浦埭圩田

地名语言学

http://s1/mw690/6b12a5fbgda50d2f4bd30&690

    在《吴县村名类型的频率统计》一文里,我列出了63个村名命名核心字,在这篇文章里,说说它们在方言中的含义。有些字是汉语通用的,意思也通行,如桥、山、江、庄、园等,这些就不多说了。

    这些含义都采方言,和字典有不同之处,以方言为准。

    先列简表,有些值得多说说的写在表下面。

吴县村名核心字

数量

频率

方言含义

1

812

15.82%

断头小河

2

605

11.78%

古代基层地名常用字

3

555

10.81%

-

4

315

6.14%

城里指弄,乡下指村。

5

228

4.44%

北方色彩的村名用字

6

村(只记必须加村的)

218

4.25%

-

7

181

3.53%

-

8

港、江

181

3.53%

江是大河,港是小河。

9

177

3.45%

小河

10

塘、荡

165

3.21%

塘是筑岸的运河,荡是小湖泊。

11

湖、河

163

3.17%

-

12

158

3.08%

方言把岸叫埂

13

139

2.71%

-

14

角、谷

135

2.63%

-

15

田、甸、垫、殿

119

2.32%

甸,多分布于河荡湖泊地带,本字可能是淀,浅水湖或其滩涂。

16

溇、娄、楼

108

2.10%

溇,小河、沟,村名写娄、楼者,大多也是溇。

17

87

1.69%

方言场指屋前的平地、院子

18

寺、庙、庵、观

85

1.66%

-

19

82

1.60%

防堤岸,本字围,白读同音。

20

堰、坝

58

1.13%

普通话称坝,方言称堰。

21

厍、舍

57

1.11%

同音,厍可能是舍的俗字。

22

沿

56

1.09%

-

23

53

1.03%

高出地面的土台,多为史前文化遗址。

24

坟、墓

53

1.03%

-

25

52

1.01%

-

26

50

0.97%

义今已不明,《集韵》乌故切音污,野聚也

27

都、图、扇

44

0.86%

古代行政区划制度,县以下设都、图、扇。

28

44

0.86%

宅基的省略

29

42

0.82%

30

39

0.76%

-

31

35

0.68%

巷子、弄堂

32

32

0.62%

-

33

31

0.60%

-

34

30

0.58%

-

35

29

0.56%

渡口

36

27

0.53%

-

37

27

0.53%

河流宽阔处,本音漾(去声),写洋(平声)马马虎虎,本字不详。

38

土巨、巨、炬、柜、具    

23

0.45%

大堤(据蔡蔡)

39

宅、泽

23

0.45%

白读同音,容易串写

40

20

0.39%

-

41

19

0.37%

-

42

18

0.35%

-

43

16

0.31%

-

44

16

0.31%

方位词,东面、西面叫东海、西海,本音喊(阴去),写海(阴上)马马虎虎,本字不详。

45

16

0.31%

浦是大河

46

14

0.27%

-

47

咀、嘴

13

0.25%

伸出水域的陆地,咀为嘴俗字。

48

兜、斗

12

0.23%

多用于浜兜、浜斗

49

12

0.23%

-

50

10

0.19%

北方多此村名

51

10

0.19%

-

52

墟、塸、区

10

0.19%

含义不详,有人说是集市,都念区,墟可能是本字,塸俗字,区同音字。

53

9

0.18%

-

54

8

0.16%

-

55

7

0.14%

-

56

7

0.14%

-

57

洲、州

7

0.14%

-

58

7

0.14%

-

59

6

0.12%

渎是小河名用词

60

5

0.10%

民间已不知。据文献,防水的叫坝,蓄水的叫埭,这种水利设施在今天的太湖平原已罕见。

61

岐、歧

3

0.06%

不详

62

丘、邱(不含姓氏)

3

0.06%

避孔子讳,过去丘写邱。

63

3

0.06%

-


一、村名俗字

    吴县有些村名用字,不太常见,但本地约定俗成,一直这么写的,其含义一般要问了才知道,常用的字有厍、土巨、咀、塸。

    【厍】吴县境内叫“某某厍”的村名有22个,厍这个字(注意不是库,上面没有点),不仅外地人不理解,本地人同样不太清楚含义,对此我问过这些“某某厍”村里的老人们,都无收获,告知是“老法里传下来的字”,约定俗成这么写的。方言里,厍念同舍(so阴上),吴县同样有35个“某某舍”的村名,从这点来看,厍当是舍的俗字。村舍村舍,以舍命名村,就非常好理解了。我列一下这22个带厍村名:南厍(3个)、西厍浜、戴厍浜、俞家厍、后陆家厍、前陆家厍、韩家厍、大厍、张家厍、北厍、西厍、严家厍、包家厍、支家厍、胡家厍、高厍、俞厍溇、北厍头、杨家厍、东西厍。前缀基本上都是姓氏和方位,厍即舍讲得通。

    【土+巨】这个字我打不出,不少村名写同音字巨、炬、柜、具,都念巨。方言里意思是大堤岸(据蔡蔡),本字不详,主要分布在太湖东岸地区和吴淞江一带,吴县境内有23个村名,吴江境内也比较多。

    【咀】咀是嘴的俗字,方言里把河流大拐弯所包的陆地叫嘴,即伸进水面的陆地,著名的有上海陆家嘴。

   塸】有的写墟,有的写塸,有的写区,都是同音字,有10个村名,吴江还有镇叫芦墟。墟可能是正字,塸为其俗写。墟这个字,方言念区,声母是q,合古音,普通话念半边。村名里含义不详,解释为废墟是望文生义,不可取,有学者说是集市,不知真假。它固化在地名里,也是个书写常见但村民不知其义的词。

    【甸】不详,待考。吴县境内含甸村名有2个:甪直何家甸、沺泾华荣甸,昆山南部地区有很多。该字在云南地名里用得较多,巧合吧。


二、容易忘文生义误解的村名字

    有些村名词,是土话,找不到合适的字,用近音常用字写,外人一看容易望文生义,产生误解,主要有海和洋,真是意思和海、洋没有关系。

    【海】本音喊(阴去),写海(阴上)马马虎虎。方言里是方位词,东面叫东喊,南面叫南喊,以此类推,意思和海一点关系也没有,本字不详。山歌有唱“结识私情东海东”,不是偷情到东海里去,而是到东面去约会。村名“北海”,意思是“北面(的村)”。

    【洋】河流宽阔处叫漾(表音,本字不详),该字去声,洋平声,声调不准,写洋也是马马虎虎。漾,好比食道到肠子间经过的胃,过去小河里要预留好“阔漾”供船调头,一些大河横穿的湖泊也往往叫漾。村名里多写洋,意思为上面所写,和洋无关。


三、特色地理名词的村名

    常用的有浜、泾、溇、港、浦、渎、荡,北方地区较少使用,它们都是以河流湖泊命名村。

    【浜】方言里浜指断头河、盲河,有时特指尽头那段(浜底),浜用来泊船较为安逸,过去盗匪较多,浜底相对安全,是村舍的首选之地,因此以浜为村的最多。

    【溇】小河、沟。乡野叫某某溇的河流很多,不少于浜,今大搞建设,建桥不少,桥名带浜较常见,但带溇的罕见,可能溇字较生僻,也不好看,所以有的村名里写成娄或楼,一回事。比唯亭镇的“黄泥楼、田鸡楼”,明显是河沟不是楼房。

    【泾】常用河流名,某某泾,一般是小型、中型河流,大河不称泾。

    【渎】小河流名,比溇、泾用得少,有著名古镇木渎。木渎,是方言土话里对小河流的叫法,胜浦也有2条叫木渎的河流,和木头没有关系。木渎可能是一个整体词,研究语言底层的可重视一下。理解这点,就能明白,把古镇木渎传为吴王修西施馆娃宫运木头因而堵塞河流故名之类,肯定是附会了。

    【港】不同于普通话港口,方言港指小河,江指大河,单说时是分得很清楚的,苏州话里港、江是声调区别,在词语里由于连读变调,往往不好区分,所以村名里的港和江经常串写,见了“某某江”村,不一定是真江,或许就是港。

    【浦】大河,我出生的胜浦地区把沟通两条大江的河流叫浦,沟通娄江和吴淞江并排5条浦,浦是自古以来的官方命名,这些河流本地老百姓都叫某某港。

    【荡】乡野小湖泊叫荡,苏州一带常把无名小湖叫“白荡”,方言里荡和塘仅声调之别,在词语里由于连读变调而不好区分,因此村名中的荡和塘有串写的可能,塘是筑有岸的运河,意思不同。


四、因水利工程而得名

    常用的有圩、塘、堰、埭。

    【圩】苏州城四周,即吴县地区,除了西部有山区,南、北、东部都为低地,易受洪涝灾害。很多田地和村,用堤一圈围起来,这种围一圈的挡水堤叫圩,音余。圩是俗字,正字当是围,白读同音,如围巾、围身、围馋,都念同圩。

    【塘】筑岸运河叫塘,娄江过去又叫致和塘,常熟有著名的盐铁塘,都是工程性运河。吴县村名148个带塘,17个带荡,可能存在串写,两字仅声调差异。

    【堰】方言土词里一般不说坝,说堰,堰就是坝。

    【埭】民间对该地名用字含义大多淡忘。多谢吉格罗朵网友提供同里镇区几个含埭地名,有更多参照,埭《康熙字典》释为以土堰水。从文献来看,防水的叫坝,蓄水的叫埭,应是高于河底、低于水面的溢流堤,这种水利设施在今天的太湖平原已经几乎看不到了。苏州话里埭字用法还有“一埭房子(一座房子)”、“去一埭(去一趟)”。


五、说说江与河、巷与庄

    古代,南江北河,今天的吴县地名里仍然如此。苏州地区,传统上河字不用来命名河流,传统河流罕有“某某河”这样的名字,村名里也可反映。49年以后新开了不少河,开始用友谊河、红旗河这样的命名。但作为泛称,河在方言里却是常用的,比如河里、河滩等,吴县有158个村名带河字,属于这类。但方言里河、湖同音不分,所以部分村名又难以判断是河还是湖。

    吴县的巷,对应北方的庄,是最为正式、正规的村名。巷在城市里指巷子,但在乡下没了巷子的含义,专门指村,说起“陆巷、顾巷、查巷”,只会想到是一个村,不会想到一条巷子。巷表示巷子和村,应是同源的,巷《说文》里中道。


寒寒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