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么理解“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经典【萝卜开会】

(2017-05-09 08:20:11)
怎么理解“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经典【萝卜开会】

怎么理解“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经典【萝卜开会】

        一信徒问师:阿弥陀佛,师父慈悲!我不理解“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句经典,是万法涵盖不了因果,还是因果定律不在万法之内呢?请师父慈悲开始示!
        师答:你知道了一切法都空,一切都是虚幻的时候,这只是道理,并不等于就可以在事上得到清凉。而因果法则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敬畏,一种警醒。打个比喻:单纯的药方是治不了病的。如何治病?你必须按时按量地服药。服药,为的是一点一滴地破除你的执著。这服药,便是如法如量、脚踏实地地修行。为啥六祖慧能大和尚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正是因为“下下人”不认为自己是“上上智”,遂能吃苦,脚踏实地,反能证道。而那些认为自己是“上上智”的人,则容易流于狂慧。许多认为自己是上上智的人,眼前是没有善知识的。他的傲慢之心,会掩盖他的智慧之眼,令他得到一点点东西,就自以为拥有了宇宙的全部。
        当一些人并未真正明白,才得到药方便已目空一切,否定因果。便可无所畏惧的时候,他就会执空,成狂慧。惧因果可救,狂慧者不可救也。其原因就在于执空者易流于虚无主义。君不见,好多执空之人,或及时行乐浪费宝贵生命,或祸害社会造出无穷恶业。所以佛说:“宁可犹如须弥大,不要空如芥子小。”只有当你按方服药,药到病除,破除所有执著分别之后,才能真正地“证空”。此前,你必须有所敬畏。有所敬畏的原因,是为了之后的终极破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