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班有感
(2010-12-02 12:21:07)
标签:
大象古典占星星座占星菁英班 |
分类: 古典占星 |
菁英班轉眼已經開到第九期了,回頭檢視台灣的占星學界,早先1980-2000年並無太大的變化,這時期活躍的多半屬於現代占星範疇(因為當時國外的古典復甦才剛不久,遑論台灣),而後台灣在我與另一位老師的帶動下,開始了古典占星的新風潮。這個風潮影響了最近五六年來占星學習的風氣,人們開始對「占星只是論論心理特質」這種觀念開始打破,並理解到原來占星與傳統的八字、斗數一樣,預測人生禍福軌跡都十分突出。
目前古典占星還是偏重在翻譯古籍、理解與驗證古籍(不論國內外),這部分一時間是不會停歇的,相信國外學者仍會持續翻譯古文典籍。但楊老師認為只是研究典籍是不足的,在國內外,楊老師看到許許多多的占星研究者一股腦的看古籍用古籍,卻沒看到古人在字裡行間內所透露的理論精髓。換言之,目前古典占星學界欠缺的是對理論的真實瞭解與實務操作的技巧(即便Zoller實論時也略嫌照本宣科),這是菁英班所希望傳達的,希望學員真確看待理論精神,而不是看一堆古籍字句。
楊老師常跟學員說,菁英班教導的是你如何拼湊積木。古人的理論幾乎都已白紙黑字言明,不管你用多羅修斯、拖樂密、瓦輪司,抑或是阿茲拉、波那提、莫林、利利... 占星家們往往在辨識星象上並無太多差異。然而古典占星的學習難道就只是看看甚麼是先天力量(必然尊貴)、後天力量(偶然尊貴),然後套上古人一條又一條的斷訣?
不是的!儘管每塊積木(占星理論)大家都差不多,然而懂得活用者可以拼出高樓大廈,乃至整個城市樣貌,而不懂堆疊者,就往往只是疊個小平房,差別就在於星象理論精髓的認知是否真正理解。
占星不論是現代或者古典都沒有所謂的「秘訣」,一切都得應用最基本的行星、星座、宮位來堆砌。許多由現代占星轉學古典的朋友,初期往往以為古人有很多秘訣,譬如左拉論社會地位高低的奴徵、拖樂密的日月力量、伴星力量,又或者瓦輪司的希臘四大點... 於是照書上所言一一推演,然後偶中幾例就以為是天大的密招。
菁英班的內容就是希望打破既有的招數,因為一切不依照理論的,最終都會曇花一現。占星的研究不在於創造多少或多新的招數。在楊老師的研究,古人那些「訣」(希臘點、三分主星、奴徵、財徵...)都是片面的,都是不完整的。現代人在應用時,必需清楚的問問自己,古人的招數能否貼合現代人的生活。譬如:斷地位高低的四大點,吻合了又如何?不吻合又如何?人們能否藉由古訣中找到指示生命未來的道路?
古典占星不是翻撲克牌比大小遊戲!因為翻牌並不難(死板的照訣走),難的是正確的將星象與人生做出連結,並且能獲得持續而穩定的操作驗證。
菁英班中強調星盤意向,就是希望建立一種論述模型,這種模型是架構在基礎理論上,並不是新鮮的玩意。但重點就在於理解的觀念改變,只要理解的觀念改變了,你看到的就是以往看不到的。
譬如:一般現代占星家解盤,往往由命度、太陽、月亮入手,楊老師說這種解盤模式論論心理特質尚可,但要論述到客觀的人生現象,是行不通的。因此楊老師這十多年來才會遇到許許多多學習占星者,看了很多很多書,甚至也上過一些講座,到最後一張星盤攤開,還是茫然無措,不知道如何開口,又或者只是如書上談談你的個性如何、情緒反應如何、你的人格面具如何...
許多人經歷這個過程,常常以為自己資質不夠,所以無法「整合」所謂的命度、太陽、月亮等等之類的眾多因素,但楊老師不這麼認為!楊老師是學資訊科學(computer science)的,如果一個演算法搞了老半天老是無法達成預期的目標,那麼最直接的就是拋棄他,並且重新設想新的演算方法。這不是你的資質不好,而是舊有的論述模式不合用需要改變,因為現代占星老是跟你說甚麼星座有甚麼原型有甚麼個性,間接養成你的思維就是從星座思考,或者從主觀的個性、行事作風來思考,久而久之,自然習慣這樣的論述,於是對於占星描述客觀的人事現象就越來越不熟悉。
其實只要改變觀念,你就能另外成就一片天空,菁英班希望就是改變你論盤的觀念,讓你論盤更有效率。
目前古典占星還是偏重在翻譯古籍、理解與驗證古籍(不論國內外),這部分一時間是不會停歇的,相信國外學者仍會持續翻譯古文典籍。但楊老師認為只是研究典籍是不足的,在國內外,楊老師看到許許多多的占星研究者一股腦的看古籍用古籍,卻沒看到古人在字裡行間內所透露的理論精髓。換言之,目前古典占星學界欠缺的是對理論的真實瞭解與實務操作的技巧(即便Zoller實論時也略嫌照本宣科),這是菁英班所希望傳達的,希望學員真確看待理論精神,而不是看一堆古籍字句。
楊老師常跟學員說,菁英班教導的是你如何拼湊積木。古人的理論幾乎都已白紙黑字言明,不管你用多羅修斯、拖樂密、瓦輪司,抑或是阿茲拉、波那提、莫林、利利... 占星家們往往在辨識星象上並無太多差異。然而古典占星的學習難道就只是看看甚麼是先天力量(必然尊貴)、後天力量(偶然尊貴),然後套上古人一條又一條的斷訣?
不是的!儘管每塊積木(占星理論)大家都差不多,然而懂得活用者可以拼出高樓大廈,乃至整個城市樣貌,而不懂堆疊者,就往往只是疊個小平房,差別就在於星象理論精髓的認知是否真正理解。
占星不論是現代或者古典都沒有所謂的「秘訣」,一切都得應用最基本的行星、星座、宮位來堆砌。許多由現代占星轉學古典的朋友,初期往往以為古人有很多秘訣,譬如左拉論社會地位高低的奴徵、拖樂密的日月力量、伴星力量,又或者瓦輪司的希臘四大點... 於是照書上所言一一推演,然後偶中幾例就以為是天大的密招。
菁英班的內容就是希望打破既有的招數,因為一切不依照理論的,最終都會曇花一現。占星的研究不在於創造多少或多新的招數。在楊老師的研究,古人那些「訣」(希臘點、三分主星、奴徵、財徵...)都是片面的,都是不完整的。現代人在應用時,必需清楚的問問自己,古人的招數能否貼合現代人的生活。譬如:斷地位高低的四大點,吻合了又如何?不吻合又如何?人們能否藉由古訣中找到指示生命未來的道路?
古典占星不是翻撲克牌比大小遊戲!因為翻牌並不難(死板的照訣走),難的是正確的將星象與人生做出連結,並且能獲得持續而穩定的操作驗證。
菁英班中強調星盤意向,就是希望建立一種論述模型,這種模型是架構在基礎理論上,並不是新鮮的玩意。但重點就在於理解的觀念改變,只要理解的觀念改變了,你看到的就是以往看不到的。
譬如:一般現代占星家解盤,往往由命度、太陽、月亮入手,楊老師說這種解盤模式論論心理特質尚可,但要論述到客觀的人生現象,是行不通的。因此楊老師這十多年來才會遇到許許多多學習占星者,看了很多很多書,甚至也上過一些講座,到最後一張星盤攤開,還是茫然無措,不知道如何開口,又或者只是如書上談談你的個性如何、情緒反應如何、你的人格面具如何...
許多人經歷這個過程,常常以為自己資質不夠,所以無法「整合」所謂的命度、太陽、月亮等等之類的眾多因素,但楊老師不這麼認為!楊老師是學資訊科學(computer science)的,如果一個演算法搞了老半天老是無法達成預期的目標,那麼最直接的就是拋棄他,並且重新設想新的演算方法。這不是你的資質不好,而是舊有的論述模式不合用需要改變,因為現代占星老是跟你說甚麼星座有甚麼原型有甚麼個性,間接養成你的思維就是從星座思考,或者從主觀的個性、行事作風來思考,久而久之,自然習慣這樣的論述,於是對於占星描述客觀的人事現象就越來越不熟悉。
其實只要改變觀念,你就能另外成就一片天空,菁英班希望就是改變你論盤的觀念,讓你論盤更有效率。
前一篇:大象不立,小象焉附
后一篇:79岁老太裸体在被窝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