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穿欧洲(2)---俄罗斯圣彼得堡

标签:
旅游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马林斯基剧院 |
分类: 旅游 |
9.21 第二天
圣彼得堡
俄罗斯一直是我们向往的地方,这次去不成莫斯科,至少可以走马观花圣彼得堡。我从小就看《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布尔什维克攻打的冬宫就在圣彼得堡。1732-1917年期间,这里是沙俄帝国的首都,还叫过彼得格勒,1924年,改名为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后又改回圣彼得堡。

沙皇彼得大帝一心要让俄国成为海洋强国,圣彼得堡就是在他的旨意下建造起来的,当时动用了大批的农民和瑞典战俘,并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列宁为了远离与德国战争的前线,把政府又迁回莫斯科。
二战期间,列宁格勒经历了纳粹德国长达872天的围困,被称为现代历史上最长、破坏性最大和伤亡最多的城市围困,有一百多万人死于饥饿,余下的人最终逃离,留下了一座空城。幸运的是出于各种原因,圣彼得堡的历史古迹大多得以保留下来,城市面貌继续延续欧洲三百年的建筑风格,使后人有机会领略俄罗斯灿烂的文化遗产。有意思的是,十月革命后,圣彼得堡失去了首都地位,从而也导致许多“形象工程”不需要在这里进行,众多老建筑因祸得福,得以保留。
早上船停靠在圣彼得堡港口,入境办理得很慢,几分钟才一个人,算是见识了传说中的漂亮扑克牌脸(stone
face)。坐游轮的小巴进城,一进入市区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强大的气场,街道开阔,两侧的建筑高大整齐,色彩鲜艳,和赫尔辛基的低调形成了鲜明对比。车停在圣伊萨克教堂对面,参观分博物馆和环廊,我们选择先看环廊。没想到是要自己爬到教堂的顶部。本来,老胳膊老腿,现在出门一般不爬高。这次被逼上梁山,行程刚开始就把自己的腿给废了。不过,在上面可以鸟瞰圣彼得堡的景色,还算值得。

彼得大帝的铜像

下来之后沿着涅瓦河散步,可以看到河对面的彼得保罗要塞,还可以看到著名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就是这里的一声炮响,让人类历史开始了一段大忽悠。一路上,随处可见警察保安人员的身影,可见他们的维稳力度还是蛮大的。

彼得保罗要塞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夏季花园位于冬宫旁边,当年彼得大帝下令在他的新首都建造一个供贵族社交的场所,还亲自参与了公园的规划设计,里面不仅有许多从欧洲收集过来的雕像,还建成了他的第一座夏宫。现在这里是市民和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也称基督复活教堂。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其子为了纪念父皇,在遇刺地点建了教堂。它以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建筑蓝本,内部嵌满了圣经故事的马赛克镶嵌画,气势宏大,令人震撼。


俄罗斯博物馆里面虽然有两幅著名的列宾作品:《伏尔加河上的船夫》和《托尔斯泰》,但游客不多,大概不是旅游团的菜。在服务台又看到一位女士的扑克牌脸,印象深刻。坐镇服务台,本来应该平易近人,苦大仇深表情只能让人望而生畏。



总的感觉,俄罗斯人至少在外表上有点泠漠古板,大概就是普大帝酷酷的样子吧。浮光掠影走一圈,印象里俄罗斯就像一只站在欧洲边上,孤独的北极熊,不仅昔日的盟国们早已弃它而去,而且因为克里米亚争端,至今还受到西方国家的各种制裁,在各个方面和欧洲其他国家像是两个世界,包括我们后来去的、它以前的波罗的海加盟共和国。

圣彼得堡喀山教堂,供奉的是俄罗斯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被东正教徒视为“俄罗斯的守护神”,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这里的圣伊萨克和滴血教堂都已经成为博物馆,并不举办宗教活动,而喀山大教堂仍然是俄罗斯人敬拜的地方,里面烛光闪耀,妇女入内时都要把头包好,敬拜的队伍排了很长。


和美女擦肩而过
热闹的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的主要大街,周围有很多高大的老建筑,当年沙俄帝国荣耀犹存。在大街上,看到一家自助餐厅,基本上是本地人,生意极好,我们决定去凑热闹。结账时却只收卢布现金,我赶紧到楼上的银行取了1000卢布(差不多20加币),算是尝了一次正宗俄罗斯餐,包括著名的土豆烧牛肉和罗宋汤,就是有点咸。


老马林斯基剧院

新马林斯基剧院

盛装出席

马林斯基剧院是世界顶级的芭蕾舞剧院,行前就在网上预定了票,准备好好享受一次俄罗斯文化的熏陶,只是无法像当地居民那样云影鬓香地盛装,于是领导给我准备了一根领带,表达了入乡随俗的诚意。今天的剧目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胡桃夹子》,它1892年就在圣彼得堡首演。一百多年过去了,演员优美的舞姿和柴可夫斯基美妙的音乐,依然让观众们如痴如醉。第三幕的群舞有16对,以前在多伦多看过两场同样的演出,均没有这么大的规模。演出时不可以拍照,只在谢幕时按了几张。剧院有老剧场和新剧场之分,老剧场是历史建筑,但现在大部分演出都在现代化的新剧场进行。


演出结束,夜幕降临,沿着涅瓦河去坐小巴回游轮。沿路的建筑上都有泛光照明,整个城市辉煌而大气。小巴里缓缓流淌着不知名的俄罗斯音乐,因为应景,格外优美悦耳。
圣伊萨克教堂


像不像北京展览馆和上海展览中心(原名"中苏友好大厦")? 想起了北京的"老莫"

9.22 第三天
圣彼得堡
今天的行程主要是看冬宫博物馆,它的正式名字叫艾尔米塔什(Hermitage)
国立博物馆。它和法国的罗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的世界四大博物馆,我们都有幸都饱过眼福了。


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宫邸。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新建的侧翼“艾尔米塔什”(名字源自古法语hermit,意为“隐宫”)。博物馆除了艺术珍品之外,冬宫建筑本身也是看点之一,雄伟的建筑,华丽的装潢,让人眼花撩乱。

收藏的中国文物

金色大厅是用黄金装饰,俄国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在这里被迫放弃皇位,后来又全家被布尔什维克处决。
看着金碧辉煌的大厅,忆起当年八国联军还到北京紫禁城,搜刮消防水缸上的金子,实在是贪婪可恶。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金孔雀,加上达芬奇的一幅作品,西方油画的收藏比罗浮宫就差很多了。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该馆为确保藏品安全,曾将111.8万件藏品运往后方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今叶卡捷琳堡)保存,其余藏品都被严密封存在馆地下室内,直至战争结束,运往后方的藏品才返回原地。
主馆之外还有公务楼(General Staff Building),里面也有很多收藏。

还有许多仿米开朗基洛的雕像,但不得其真谛
前一篇:纵穿欧洲(1)-- 芬兰赫尔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