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冰泡泡亚伯拉罕湖班芙落基山 |
分类: 旅游 |
冰泡泡湖大名亚伯拉罕湖(Abraham Lake),是一个在北萨斯喀彻温河(North
Saskatchewan)上建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湖底有各种有机物,其腐烂产生的沼气,会形成水泡往上冒。到了冬天结冰的时候,气体被凝固在冰中,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神奇的冰泡泡。同时,由于亚伯拉罕湖位于河谷地带,冬天降水量不多,而且风力强劲,湖面上积不起很厚的雪,人们才有机会去见识这一有趣的自然奇观。
但是这种奇妙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天气变数很多,冰泡泡可遇不可求。特别是如果刚下过雪,这场新雪就一张新娘的面纱,会把冰泡泡的美丽动人遮挡隐藏起来。为此,不少摄影爱好者不得不带着扫雪的工具,来冰冻的湖上寻觅冰泡泡。正因为你出发前,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所以寻找冰泡泡多少带了一点神秘的色彩。
从班芙的露易丝湖沿着冰原大道开到北萨斯喀彻温河口,离开国家公园,沿着11号公路,通过Kootenay高地,就可以看到湖面渐渐扩大。出发之前,已经被来过的摄友告知,今年的冰泡泡情况很差,不容乐观,但当时行程已订,俺就拼拼人品吧。
北萨斯喀彻温河大桥

这个地区属于生态脆弱的环境,虽然有着优美的地理优势,但阿尔伯塔省政府无意在此大量开发旅游,近一百公里的沿湖路上,几乎没有居民居住,没有旅游景点的标志,也没有任何服务设施(包括加油站),只有一两家住宿的小旅馆和若干处夏季才开放的营地。
一路上空旷寂寥,几乎没有别的车辆,有美景有好光,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当我们停车路边,我下车越过护栏去拍摄时,一辆皮卡停在我们车后。一位帅哥下来,问车里的LD:是不是碰到麻烦了?他是政府管理鱼类和野生动物机构的督查员,在沿路巡视。这是一位典型的西部小伙,高大帅气,脸被阳光晒得红红的。我们告诉他,我们来看冰泡泡。他马上建议,你们就去风口点(Windy
Point)吧。我当时并未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因为根据我行前研读的一些有关冰泡泡的书,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地点。
下个景点是要拐到一条和大路平行的小路,但只开了一段,就发现路封了。正准备调头离开,突然发现夹在眼镜上的墨镜片找不到了。正在和LD讨论它可能掉在哪里、要不要回去找时,突然发现督查帅哥的皮卡,又出现在后面。他走出车,手里举着我的墨镜片,笑吟吟地问,这是不是你掉的?我万分感谢,祝你们好运,帅哥飘然而去。这简直太神奇了!他刚才追了我们一路,像一个天使。
直奔书上推荐的最佳看泡泡处——Preacher's
Point,一直把车开到了湖边。下车一看,心都凉了,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冰面完全呈现灰色,哪里有什么冰泡泡啊。湖上空无一人,我不甘心地沿着岸边又走了两圈。LD在车里看着我在湖上埋头转圈,戏称俺像唐吉珂德。
失望中,只好先去Aurum
Lodge办理住宿。这家旅店是冬天沿湖唯一一家旅馆。主人夫妇都出生在欧洲,在世界各地游历工作生活,走过了40多个国家。1989年,来到加拿大。10年后,他们决定要定居下来,就买下了亚伯拉罕湖边的一块地,建造了一座高度环保的绿色建筑。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它没有外来的电力供应,主要靠太阳能发电,发电机做补充,污水自己处理,照明和热水用太阳能,炉子和冰箱用丙烷气。宾客被要求垃圾分类,人行道上不是撒盐化冰,而是撒葵花子壳防滑(那得嗑掉多少瓜子啊?)……这个旅馆得了很多高级别的环保奖项。
到了旅馆,向主人打听冰泡泡。他说今年是暖冬,冰况很不好。因为在结冰的过程中,遇到降雨飘雪,冰中融入了雨雪的成分,导致原本透明的冰变成乳白色的牛奶状。他建议我去风口点碰碰运气(跟帅哥不谋而合,其实是仙人指引)。这是一处书上根本没有提及的地方,而且作者还警告摄影爱好者,任何时候都不要上那里的冰面,因为不安全(严重怀疑作者要给自己藏一块自留地)。
我顾不了许多了,放下行李,马上出发。到那里一看,至少湖面不是白雪茫茫,还有人在找冰泡,一阵激动。湖边积了大量的冰块,而且斜度很大,只有穿上尖利的冰爪才能下去,LD穿的是普通的防滑冰套,就不起作用,无法下到湖上。
我下到湖面,不费力地就看到传说中的冰泡泡了,它们千姿百态,一串串、一簇簇雪白的泡泡,从湖底冒出来,然后静凝于透明的冰面中,好像雕塑一样,让人惊叹不已!
冬天不到五点就日落了,回到小木屋开火做饭,准备第二天早晨再去拍摄。



次日黎明前又赶到湖畔,有四个埃德蒙顿来的中国小留学生也在那里。淡淡的斜斜的光线下,冰湖更加晶莹剔透,冰泡泡层层叠叠,大泡套小泡,小泡挤小泡,蔚为壮观,加上天际的一掠红光,更是觉得不虚此行。这里是风口,狂风呼啸,LD在岸上的车里,GMC这么大的SUV,都直晃悠。我的相机包也被刮得在冰上乱跑,不得不背在肩上。






泡泡湖面积大概有53平方公里多,白天沿着湖转,有的地方把雪扫开,也能找到不少冰泡泡,但都没有风口点的那么透明。最后下午还是又回到风口点,LD也从湖边一个小岛迂回下到湖面,终于看到了高质量的冰泡泡(上岸时是靠我拉上来的)。


质量不好的冰泡泡就是酱紫滴

比较一下好的

找泡泡


找下来的地方

后来,来了一校车的小孩来滑冰打冰球,离这里最近的小村也有40多公里。大概因为这里风大,所以湖面上完全没有雪,不用扫雪就可以滑冰。只是这帮熊孩子还就喜欢在冰泡泡上滑,冰面的一道道划痕,让我心痛不已。
熊孩子在玩耍

在湖边,有一群大角羊在夕阳中觅食,LD很激动,又是一阵狂拍。


回到住处,沿屋后小路又走到湖边,等夕阳染红天际,拍了湖景。

我们在Aurum Lodge住了两晚,最后一个早晨又去了风口点,虽然光线比前一天好,但冰面上刮痕明显,冰泡泡显得支离破碎,冰清玉洁的感觉不复存在了。





回班芙的路上,去走了一段Siffleur Falls
Trail,上了横跨北萨斯喀彻温河的悬索桥。如果一直往前走,可以到Siffleur 瀑布,全程要4公里多,雪地深一脚浅一脚,太辛苦了,不走了。
据说为了保持林木的良好环境,要对森林资源进行人工过火。经过一片过完火的森林时,那些烧过熏黑的树干被白雪衬托着,在冬日照耀下,拖着长长斜斜的影子,吸引着我的相机。

我们最后两天要回到班芙国家公园,休闲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