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津子围的小说写作

(2013-08-01 09:24:37)
分类: 纵横

    陈晓明:津子围的叙述从细中出走
  
  对津子围的作品,我一直想找到一个角度,后来找了几个角度都有难度。后来缩小为一小部分,就是他的一组写警察的作品。其实,警察是很难写的,警察在我们中国的当代文学中是被固定化的,被本质化的。在某些作品中,警察充当两种功能,一方面他们是作为抽象的符号化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形成系列的讴歌警察的作品;另一方面在反压抑的叙述中,经常承当了功能化的符号。如果没有警察形象带来的正义,我们社会的秩序就无法健康。不管对他们的叙述多么理想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为人类是一个共同体,要维持这个共同体。但另一方面又有对他的反思性,把他看成是一个反压抑符号的代表国家及其压迫性的力量,如果没有这样的反思性,把法看成一种无限的正义,把法看成一种正义的等号的话,那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
  津子围写作的独特性,就是在法和日常生活的中间地带,写警察和罪犯的故事。他塑造了罗旭刚这样一个警察,他是正直、善良的,是人民的好警察,但又有许许多多的缺点,有许多普通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把警察的多样性、复杂性还原于日常生活中。罗旭刚这个形象是当代警察的缩影,是津子围的一种贡献。
  津子围小说的另一个独特性,就是把一种悲剧性的东西荒诞化。津子围的小说起因总是荒诞的,《讹诈》《谁最厉害》《求你揍我一顿》,起因都是非常的奇怪,他在还原警察的日常生活行为上,写出了生活在交叉地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他叙事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对细部的把握。他的小说不是从细中进入,而是从细中出走,寻找一个戏剧性,最终要解脱。这是津子围小说始终保持的一种风格,这个风格我称之为灰色幽默,他的灰色幽默到了一定程度不往黑处走,到灰色就停止了。从细中出走之后很多矛盾就化解了。总之,戏剧风格与灰色幽默构成了津子围小说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阎晶明:创作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津子围是大连非常出色的作家。他的小说是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过渡的一种创作产物。我看了他的小说有一个感觉,他是一个专门为一座城市写作的作家,写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写人和人的关系,写陌生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两个人本来不认识,某种契机使他们结识,结识之后产生很多矛盾,这些矛盾既有复杂的纠缠,也有感情上的纠葛。
  津子围的小说喜欢用公共汽车作为两个陌生人认识的场所,比如《一顿温柔》,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两人相遇,相遇的场景以及相识的过程就是因为公共汽车上非常挤,女的怀疑男的对她非礼,吵了半天才发现是中学同学,于是两个人开始交谈,之后在同一个车站下车,一起走路,去吃饭喝酒,后面发生了暧昧的故事。比如《昨日之雨》,一个教授在等公共汽车时碰到一个女人,说了几句话,却被警察莫名其妙地抓到派出所,原来是因为那个女人丢了500块钱,警察怀疑是他偷的,正好他身上也有500块钱,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合同儿子》中也是汽车,小伙子酒后开车,半夜撞死一个人,逃匿被抓之后,发生了他和死者父母的交往,和死者的父母达成一个合同儿子的关系。这使我想到一个问题,很多传统的小说、很多小说家必须要处理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一部小说里设法让陌生人认识,认识之后产生戏剧性的故事,通过故事激发出小说的意味和沧桑的感觉。
  津子围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故事的最后总有一个爆发点,有一个戏剧化的结尾。他的小说让人想起了莫泊桑的创作。公共汽车的意象,结尾的处理都是这样的方式,这是一种经典的、传统的西方短篇小说的处理方式。
  津子围并不是看完别人的小说后,按照人家的路子重新写,他的小说还有一定的发散性,是当代性的创作,所生发出来的意味更加复杂,矛盾冲突因为误会产生,最后通过化解、理解达成一种和谐。作品中往往先描写一种尴尬,到最后总要体现出一种淡淡的温暖,这是我对他的小说产生好感的很重要原因。
  总之,津子围的小说非常讲究,是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之间过渡性的产物。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只看他的五六篇小说还不够,至少还要看一些,如果这个规律是可以成立的,我觉得津子围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解剖的作家,而且也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创作中很有特点的一个小说家,值得很多小说家借鉴。

                                                                                       
                                                                                   [来源:文艺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