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笑聊知
一笑聊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595
  • 关注人气:3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它比金银珠宝更有价值,常被盗墓者疏漏,是连环画和版画的起源

(2021-02-03 10:42:49)
标签:

画像砖

历史

美术

文化

艺术

分类: 《笑画中国美术史》

上回说到了画像砖,其实画像砖和和画像石本为一类,只不过由于各地资源不同,陕西以画像砖为主,山东以画像石为主,河南四川则砖石并用。

反正它们都是汉代盛行的墓室装饰材料,就跟某段时期国内盛行的罗马柱子欧式吊顶一样,都反映了当时“成功人士”的审美观念。

从画像石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3类:

一是迷信型。

汉代统治阶级及上层社会人士梦想死后能够升仙,所以他们把神话传说中具有神异力量的动物、神灵等刻在墓室中,以期达到升仙的目的。比如墓主人乘龙引凤、四神兽四方护佑、伏羲女娲亲自引导……就跟微商想方设法与名人合影一样,也就自己YY一下。

二是文艺型。

这类墓主人放现在就是动漫迷,在自己的墓室里刻上各种传说故事,比如《荆轲刺秦王》、《要离刺庆忌》、《二桃杀三士》、《泗水捞鼎》、《鸿门宴》神马的。

还有一些就是家教森严,死了都不忘记教化子孙,在墓室里刻上《老莱子娱亲》、《董永孝父》、《孟母教子》、《秋胡节妇》等。

这类画像石被视为连环画的发源,直到现代还有不少画家还在借鉴和采用画像砖的形式,创作连环画、插画等绘画作品。

三是炫富型。

这类就是把自己生前的日常生活场景做成画像石。比如出行、游猎、宴饮、看戏等统统刻画在砖石上,唯恐盗墓的不知道自己有钱。

可惜的是真正盗墓的通常不屑于搬砖,这倒是为考古的留下了不少资料。尤其是一些反映庄园建筑、生产生活、军事战争的画面,让后世人了解和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生动而直观的记录。

看惯了现代写实绘画、雕刻的普通人可能会觉得画像砖\石上面的画工一般般,实际上画像砖\石这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风格。

这种风格有以下特点(美术欣赏课程的重点来了,大家认真点):

一、简化的造型

注重概括外形,突出形体特征,抓住主要动态,细枝末节一概省略。就像速写一样,这实际上是艺术加工的结果。事实上哪怕是现代的版画,也是如此。

二、夸张的手法

夸张主要表现在形态、动态和神态的夸张,比如马一般就刻画成小头细腿壮身子;如果是成双列队出现的人物或者动物动作一般是一致的,在强迫症看来很舒适;要是神怪类,往往眼大口阔,表情狰狞,以显威严。

三、分割式构图

每一块砖石都是一幅画面,但从整个墙面来看实际上是分了很多层次的,诸多画面组合成一个整体。每层之间以云纹、几何纹等区隔,各层之间相对独立又有呼应。

四、平面化构图

画面上的所有形象没有远近之分,一律平视,前景不档后景,都在一个平面内。但会根据画面要表现的内容,以大小区分主角和配角。例如《荆轲刺秦王》,荆轲、秦王是主角,占画面主要部分,秦舞阳、侍卫等就小一些,起到补充画面的作用。

五、用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我之前在《这些上了中学课本的艺术品,某百科都搞错》一文中有说过,就是画面上的景物随着所处位置的变化有多个透视点,也就像我们走一段拍一段然后再连起来,这样画面可以无限延伸——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也是西方透视画法无法做到的一点。所以我们早在秦汉就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这一方式,把多种题材多个场景融汇到一个画面中,形成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中国式构图。

总的说来,画像砖\石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它以其干净洗练的画面,生动优美的线条,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枝奇葩。

画像砖\石这朵奇葩在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的古代美术艺术园林中持续开放了十四五个世纪之久,元代以后才淡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它的艺术价值,画像砖\石还是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生产科技、民俗风情等重要的文物资料,极具研究价值,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存。

(未完待续)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关注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