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习这块碑,不但可以学好隶书,还能学到职场生存之道

(2019-03-18 09:41:37)
标签:

书法

文化

艺术

历史

教育

分类: 趣说中国汉字\书法史

讲了《史晨碑》、《礼器碑》,怎么能不讲《乙瑛碑》呢?这三个碑可是并称“孔庙三碑”,都是汉隶的精品,犹如刘关张三兄弟,缺一不可啊!

没听说过“孔庙三碑”的可能不以为然,实际上山东曲阜孔庙一共有各代碑石2000多块,上至两汉、下迄民国,真草隶篆,各家书法具备,位居中国八大碑林*之二。其中有西汉石刻6块,汉魏碑22块,汉碑数量居全国之首。

*中国八大碑林:西安碑林、孔庙碑林、龙门石窟碑林、涪陵碑林、浯溪碑林、焦山碑林、药王山碑林、地震碑林。

《乙瑛碑》高260厘米、宽128厘米,立于公元153年,是“孔庙三碑”中最早的一块。

它全称为《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名《孔龢碑》。

这又是“乙瑛”又是“孔龢”的是干嘛呢?

这就得了解一下背景知识了:

东汉时期,由于经历了绿林、赤眉起义,统治阶级越发重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儒家就是他们找到的最好的教化工具。

因此,东汉朝廷掀起了尊孔倡儒的热潮,神话孔子,厚待孔氏家族。孔家也顺杆爬,竭力依附朝廷。

153年,因孔庙的礼器和春秋祭祀没人管,孔子十九世孙孔麟廉托鲁相乙瑛将此事上奏东汉桓帝,申请设置百石卒史一人掌管此事。皇上批示由鲁相挑选适合人选,最终选定孔子后人孔龢就职。——《乙瑛碑》就是记载这件事的。

从这块碑中,孔府展示出高超的职场生存之道:

一、事无巨细均早请示晚汇报,不但可以在皇上(上级领导)面前刷存在感,还给人以相当尊重皇上(上级领导)的感觉;

二、皇上(上级领导)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哪怕就一个批示,也是皇恩浩荡,专门在孔庙立个碑,既显示了皇上(上级领导)对此事的重视,也可以借此向世人宣告“我们背后的关系很硬”。(时至今日,很多人和单位还在用这些做法。)

——这么有眼色,难怪圣人门阀万世不倒。

虽然碑上记的是件小事,但碑上的字还确实不错。

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论文《分隶偶存》称《乙瑛碑》“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

清方朔《枕经金石跋》云:“《乙瑛》立于永兴元年,在三碑《礼器》、《史晨》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宫之富。”

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评论此碑“朴翔捷出,开后来隽丽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此碑结体方整,骨肉停匀,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

尽管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乙瑛碑》显得过于工整和拘谨。

但初学者由此入手,对于掌握隶书的结构、用笔技巧是比较合适和方便的。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乙瑛碑》是“汉隶之最可师法者”(清代书法家翁方纲语)。

PS:最近作者忙于开书馆,头一次干这活很多事情搞不清楚所以占用时间比较多,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更新会不是很稳定,请大家见谅。


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