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最值钱的合同你见过吗?它还是书法名作!

(2019-01-21 09:05:38)
标签:

历史

书法

文化

文字

艺术

分类: 趣说中国汉字\书法史

请不要被标题误导,我这不是财经专栏,而是有趣的文化历史知识。

但这也不算标题党。

一般说合同值多少钱,就是指的合同里面涉及到的金额,合同本身的价值其实都不高——一般的合同其实就是几张打印好的纸,其本身价值也不到一块钱。

但一笑今天要说的这份合同,其本身价值在清朝时就算得上无价之宝。

这份合同的名字叫散氏盘。

散氏盘是西周晚期青铜器,

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

高20.6厘米,径54.6厘米。

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

腹饰夔(kuí)纹,圈足饰兽面纹。

盘上刻有13行金文,共350字。

内容是夨(cè)人将田地转让给散氏的契约,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份土地转让合同,地契。

散氏盘最初是收藏在民间。

嘉庆皇帝50岁生日时,湖南巡抚阿林保从盐商手中购得此盘,将其敬献给皇上做寿礼。

经由内务府著名金石学家阮元鉴定,此盘为西周时期物品。

2000多年前的东西还能保存着这么完好,这可就难得了!

皇上一高兴,就赏了个两江总督给阿林保。

——瞧瞧这投资回报率,散氏盘可算得上史上最值钱的地契了!

这宝贝就像美女一样,新鲜劲儿一过,皇上就置之不理了。

就这样,散氏盘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渐渐变得无人知晓。

甚至在火烧圆明园后,还有传言说散氏盘被烧毁了,只剩仿铸品了。

可没想到1924年3月,在内务府核查养心殿陈设物品时,散氏盘意外地被发现了!

经后来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鉴定,这货特么还是真品!

由于散氏盘为晚清四大国宝之一*,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抢运国宝,

散氏盘遂运抵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此乡关不见,故土难回!

散氏盘的珍贵,不仅在于它为研究西周的土地制度以及西周后期的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还在于其与《大盂鼎》《毛公鼎》一类西周青铜器铭文不同,

别的都是取纵势,字体偏长,而它偏取横式,字体方正。

字迹豪放而质朴,凝重而流畅,占尽了一个“拙”字,

拙朴、拙实、拙厚,线条厚实,浑然天成。

它不但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被认为是“草篆”(以草书笔法写篆字)的开端之作,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晚清四大国宝:散氏盘、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


PS: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