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为啥会那么多女人喜欢?看这首诗就知道了

标签:
历史人物三国文学情感 |
分类: 走进唐诗的前生 |
《延禧攻略》中聂远扮演的乾隆被人骂成了“大猪蹄子”,就是因为他既表现出对富察皇后的痴情,同时又忍不住和其他妃嫔勾勾搭搭。其实,最无情是帝王家,自古以来,痴情专一的帝王犹如凤毛麟角。——没办法,谁叫人家后宫有那么多等着宠幸的呢。乾隆还算好的,给富察皇后写了那么多诗,没有多少在世间广为流传的,咱们也犯不上恶心。但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皇帝,不但负情薄幸,还写了一首缠绵悱恻的闺怨诗流传至今,还成了七言古诗的开创者,让咱们不得不读,这就有些膈应了。
今天一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史上第一首七言诗——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赏析
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它和《齐讴行》、《吴趋行》相类,都是反映各自地区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区音乐特点的曲调。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开头三句写出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之情是一致的。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在肃杀的秋风秋夜,女主人公孤寂而又深情地望着远方自言自语:你离家已经这样久了,我思念你思念得柔肠寸断。我也可以想象得出你每天那种伤心失意的思念故乡的情景,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长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来呢?——这种关心牵挂对方目下在外边的生活,想象着他现在正在做什么的情景,更能突出思念者的深切沉重。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天以思夫为事,常常泪落沾衣。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生活上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她的生活尽管这样凄凉孤苦,但是她除了想念丈夫,除了盼望着他的早日回归外,别无任何要求。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女主人公在这秋月秋风的夜晚,愁怀难释,她取过瑶琴想弹一支清商曲,以遥寄自己难以言表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急促哀怨的短调,总也唱不成一曲柔曼动听的长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女主人公伤心凄苦地怀念远人,她时而临风浩叹,时而抚琴低吟,旁徨徙倚,不知过了多久。月光透过帘栊照在她空荡荡的床上,她抬头仰望碧空,见银河已经西转,她这时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作为一个弱女子,我们的女主人公她又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哪怕牛郎织女也久久不得相见啊!
这首《燕歌行》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摆脱了楚歌的形式,使七言正式独立,因此曹丕完全当得上“七言古诗的开创者”这一名头。本诗句句压韵,格调清丽宛转,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那种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千回百转、凄凉哀怨的风格,因此清代陈祚明说它“如西子捧心,俯首不言,而回眸动盻无非可怜之”(《采菽堂古诗选》)。晋文人还模仿这种风格继续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后来经过南朝鲍照、萧绎、庾信等人的努力,直到唐代卢照邻、骆宾王那种隔句用韵、平仄相押的鸿篇巨制出现的时候,七言古诗才真正辉煌起来。
看了他对夫人甄宓做的事后,你还为他感动吗?
光看《燕歌行》,你会觉得曹丕是个痴情种子,妇女之友。但如果你知道了他和他妻子甄氏的那些事后,你就会对文人的两面性感受更深了。
甄氏是谁?三国时与貂蝉齐名的美女,曹植还以她为原型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洛神赋》,里面是这么描写她的——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就是这样一位绝世佳人,原为袁熙的妻子。曹操打败袁绍攻破邺都后,曹丕率先进了袁府,一见甄氏便挪不动脚。曹操、曹植见了也动心不已,只是鉴于“先到先得”,曹操把甄氏赐给了曹丕,而甄氏为了保全袁家家人也只能答应嫁与曹丕。
成婚后,甄氏为曹丕相继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那时候生儿育女本就是女人的生死大劫,甄氏因此元气大伤,加上她本就比曹丕大几岁,渐渐容华不在,风韵难存,曹丕也就慢慢冷落她了。
公元前220年,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同年6月,曹丕率军南征,甄氏留驻邺城。 这时的曹丕,已经开始宠信由婢女提拔为小妾的郭照,接着山阳公(原汉献帝)刘协又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古来帝王皆无情,眼见只见新人笑,哪记家中旧人哭?由此,甄氏越发得不到宠爱。
女人为了争宠啥都干得出来,所以没多久曹丕就听到传言,说甄氏对他有怨言了。好巧不巧的是,这时甄氏也写下了《塘上行》,将自己对丈夫曹丕的爱和恨,都写进了诗里。
作为诗人的曹丕看过《塘上行》后,文学鉴赏力奇异的消失,他不仅没有体会到甄氏的心意,还认为甄氏是在表达对他的不满。——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有心人的挑拨,曹丕一怒之下,完全不顾念多年的夫妻情分,立即派使者将甄氏赐死。据说赐死甄氏后,使者还将她的头发盖在脸上,口中塞满米糠,以防她死后去阴间说理申冤。可怜一代佳人,死得如此狼狈不堪!
据《资治通鉴》《魏略》以及《汉晋春秋》记载,甄氏的儿子曹叡继位后,痛生母甄氏之死,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郭照因为忧惧而暴崩。——但这些,都已是身后事了。
附录:
《塘上行》 甄氏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读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