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018-07-29 13:53:55)
标签:

军事

文化

教育

历史

情感

分类: 走进唐诗的前生
有这么一群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不被打扰的生活、恋爱,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和家庭,默默守护着我们。这群人就是我们的军人。今天一笑就带你从古诗中一窥军人的感情生活。

http://p3.pstatp.com/large/66a700038707457679c6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http://p3.pstatp.com/large/66aa0000054f86f20d9d

http://p3.pstatp.com/large/66a800003f6e96c8b279

《邶风·击鼓》译文

战鼓响起,又要匆匆踏上征程。

民夫们挑土修建漕城,我却要独自南行奔赴战场。

这次我是跟随将军孙子钟,去讨宋救陈。

从了军就不许我们回家乡了,对此我是满心的忧愁痛苦。

不知哪里是我休息的地方?我的马又是何时丢掉的?

让我去哪里寻找?或许,它就在那山坡树林下。

生离死别如此痛苦,迷茫中我想起了出征前和心上人的誓言:

“我要紧紧拉着你的手,与你相约偕老直到白头。”

可叹如今我和她相隔如此辽阔,而且我也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

可叹如今我和她别离如此长久,只能失信于她让山盟海誓转头空。

http://p1.pstatp.com/large/66a500047cc8323385bc

《邶风·击鼓》赏析

人性是复杂的,作为战士,有英勇赴战的,也会有疲累厌战的。

《诗经》分别用《无衣》和《击鼓》为我们辩证的展现了战士面对战争的两面。

《击鼓》首先用激烈的鼓声先声夺人,渲染出战争的激烈。然后由填土的民夫与独行的战士形成对比,尤其是“不我以归”,更是引起了战士的怨恨愤懑之情。

我们不知道是战争持续太长,还是战士觉察到了战争的不义,反正他已经对厮杀感到厌倦,对前途感到一片茫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战马跑到了何方——或许他知道,只是不愿意再去寻找。

放马儿一条生路吧!

他,想回家了。

战士想起了家中的她,回忆起离别前的海誓山盟:“死生契阔”,“与子偕老。”面对生离死别,我心不变。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可是现在他做不到了,远隔千万里,想要生还难上难,可叹生死长别离,山盟海誓成空谈!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让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让相爱的人不得相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http://p3.pstatp.com/large/66a800003fc1b26777f4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击鼓》这首诗可能很多人没读过,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两句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爱情固然浪漫,但往往只存在于生死存亡之际、戏剧冲突之中。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一介凡夫俗子,没有那么多甜蜜得催人泪下、痛苦得山崩地裂的感情故事,有的是象流水一样绵延不断的感觉,相对无言眼波如流的默契。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 ,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平凡的相许,也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现代演绎。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能携手一生的那个人其实并不容易。冥冥之中,自有一双属于你的双手,它们紧紧地握住你,陪你走过所有的日子,直到一生一世。

所以,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成为了千百年来爱人之间最庄重的誓言。——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么动人的情话,居然是出自数千年前一名战士之口。

今生今世,爱了,就要握紧那双手,一直走下去,直到喝了那碗孟婆汤。


读后练习

http://p3.pstatp.com/large/66a600038f0de18d433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