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告圈·师说

(2007-09-13 18:02:59)
标签:

杂谈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广告何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就现在的广告界,谁能做一个真正的师傅?

    广告是一门直指人心的艺术,也是一个凝练智慧的行业。

什么才是受众最想听到的东西?怎样才能打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需要对心理的深刻而又准确的把握。“自古难测是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谚语都充分说明了人类心理的不确定性。1879开始的心理学,到现在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其中,关于消费心理学、传播学的部分更是“家产稀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理论的、科学的深厚累积,怎么去教?

    另一方面,广告业又被称为“智慧产业”、“脑力行业”,靠创意吃饭。但创意这玩意儿是能教的吗?创意是什么?打破常规才叫创意。如果你把它归纳成123或者ABC,那叫教条,哪还是什么创意!

    ——你是否也被类似的问题所困扰?

    市场经济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无数的新兴行业,也产生了无数的新问题。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你想学东西,却找不到好的师傅。有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有的是赶上了好时机,有的凭借敏锐的天性,有的则是依靠“祖荫”,而真正依靠一套成熟的、科学的方式成功的,却寥寥无几。更何况这么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也看不出现在所谓的成功人士能否将辉煌延续到下一代。广告圈,只是整个社会的缩影而已。

    晃晃约我写稿,写广告界的师徒关系。

    我很惶恐,以我的资历,怕写出来误人子弟。

    但那些据说门徒无数的大师们又不屑于在这种小事上耗神——“我每秒钟数十万上下”,赚钱是最重要的。

    我好歹还有半桶水,先晃荡出来吧。

    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我写了一个愿望、一个请求:请你(看到我那篇文章的人)保留好你的笔记,最好记录下你是怎么由新人变成老鸟的,在你成为别人师傅的时候,将这些公布出来,让更多的人少走一些弯路。谢谢你!

    更多的话,请到《广告圈》里面去看吧。鉴于码字的行规,我就不贴在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日,亮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