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关于人性的反思

(2017-11-13 20:14:03)

关于人性的反思

 

教育和环境能让一个人走多高走多远?

善良是先天性遗传决定,还是教育和环境可以后天改变?

人一生的幸福和快乐被什么决定?人的修行是指修行什么?

如何真正理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个性决定命运?

 

                                    关于人性金字塔的思考

 

 

 

教育

10%

知识、技巧、方法、习惯

 

 

 

 

环境

20%

各种能力、机遇、磨练、挫折、成功、判断力

 

 

 

本性

70%

 

理性-感性

谦虚-狂妄

诚实信用——撒谎骗人

冒险——谨慎

毅力顽强执著——浅尝则止

专一持久——见异思迁

淡薄名利——唯利是图

公心——私心

责任——自私

重利——重义

宽容——苛刻

乐观——悲观

计划规划——随性、跟感觉走

有主见——优柔寡断

善良——小人

重本质——重表象

反思时首先反思自己——反思时总是反思别人和客观

感恩——不知回报

顾忌别人感受——只在意自己感受

博采众长——固执己见

重视家的感受——无所谓家的感受

念旧——不念旧

————————————————————

 

 

作金融投资是技术分析重要,还是基本面分析重要,或者是把技术分析和基本面结合重要?还是风险控制,资金管理,心态把握更重要?等------- 现在想来这些全不是,了解自己本性,修行自己本性,把自己本性与市场本质、交易方法交易策略结合才是最重要。

 

深刻的认识自己的本性是谨慎还是冒险?是重利还是重义?理性还是感性?看事是究其本质还是满足于表象?是坚持主见还是优柔寡断?是谦虚之人还是狂妄之人?财富和贫穷面前是能泰然自若还是小人得志?反思错误是强调主观还是强调客观?对待他人他物他事心态是宽容还是苛刻?乐观还是悲观?规划目标眼睛是看远还是看近,能否五年十年规划自己的事业工作学习生活?对家对生活对工作如何认识,投资是工具是过程是手段还是目的?等等-------

 

重义之人淡薄名利,往往能够很好的控制心中贪婪的心魔,

重利之人往往为利而来,更容易受到诱惑,很怕失去机会,很难控制自己贪婪的心魔。

 

谨慎的人很容易接受三步建仓法和右侧交易法则,能够很好的做到轻仓、不乱止损,

冒险的人则往往是控制不住的重仓、逆势、死抗、赌一把、乱止损等等------直至暴仓。

 

理性的人往往能够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交易计划,遵守自己制定的交易策略,那怕非常孤独非常枯燥无味,

感性的人却总是直觉作单,感觉左右自己,不能遵守自己的计划和策略,容易陷入交易的随机和冲动。

 

看事究其本质的人往往容易建立自己的分析体系,并且根据情况不断修正,绝不会仅仅局限于技术。

看事满足于表象的人则往往容易成为技术派高手,不能做到本性与市场本质的结合。

 

坚持主见之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表象面前往往会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会人云亦云。

优柔寡断之人往往会追逐于内部消息,遍览众人观点而没有自己观点,局面复杂观点繁杂之时容易迷失。

 

谦虚之人不会轻易给别人定性,也不会轻易将自己思想紧锢,知识体系始终会是开放的发展的。

狂妄之人特别容易文人相轻,不能容纳不同意见,一旦形成体系就容易紧锢不前,难以变通变化。

 

反思强调主观的,往往能够惨酷的自我批评,往往能够知错就改(知道错在哪里,又如何进行修改),

反思强调客观的,则往往把失败归结为运气不佳,无法避免的、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的错误。

 

在财富和贫穷面前能泰然自若的更容易接受复利思想,知道日积月累的道理,

在财富和贫穷面前小人得志的则往往是一日获利即轻狂嚣张,更容易上演一夜暴富一夜又赤贫的悲喜剧。

 

对家对生活对工作如何认识决定了一个人是以财务自由、家庭幸福为目标还是以财富积累为目标,是长远规划还是急功近利------

 

------------------------------

 

对自己本性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达到自己本性与市场本质、交易方法策略三体结合的境界需要数十年不间断的修行。最终每个成功的金融投资者都会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宏观经济分析体系和微观交易体系,但在对市场本质的认识把握、对人类本性境界的修行和提高,最终都会归一 

 

----------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真正的投资人最终总会成为哲学家。也许这是金融投资的本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