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缠中说禅>: 关于背驰研究1

(2016-04-24 20:17:32)
标签:

缠中说禅

炒股为生

股票

分类: 缠论精华

一、教你炒股票15:没有趋势,没有背驰。(2006-12-08 11:55:57)

二、教你炒股票24MACD对背弛的辅助判断(2007-01-18 15:02:43)

要完全解决背弛问题,必须对中枢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详细说说MACD对背弛的辅助判断这样一种不绝对精确,但比较方便,容易理解的方法,对那些还没把握中枢基本分析的人,是有帮助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一时真搞不懂中枢的问题,那就用这个方法,也足以应付一般的情况了;首先,背弛同样有级别的问题,一个1分钟级别的背弛,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不会制造一个周线级别的大顶,除非日线上同时也出现背弛。但出现背弛后必然有逆转,这是没任何商量余地的。有人要问,究竟逆转多少?那很简单,就是重新出现新的次级别买卖点为止。由于所有的买卖点,最终都可以归到某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而背驰与该种买卖点密切相关,所以可以这样说,任何的逆转,必然包含某级别的背驰,以后用严格的方法,可以证明如下定理:缠中说禅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 该定理的证明这里暂且不说了,换句话说,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MACD判断背驰,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ABC段。显然,B的中枢级别比AC里的中枢级别都要大,否则ABC就连成一个大的趋势或大的中枢了。A段之前,一定是和B同级别或更大级别的一个中枢,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和A逆向的趋势,否则这三段就会在一个大的中枢里了。归纳上述,MACD判断背驰的前提是,ABC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A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B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一般会把MACD的黄白线(也就是DIFFDEA)回拉到0轴附近。而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

这样说有点抽象,就用一个例子,请看601628人寿的5分钟图:111130分到151035分构成一个中枢。151035分到161025分构成A段。161025分到171010分,一个标准的三段构成新的中枢,也相应构成B段,同时MACD的黄白线回拉0轴。其后就是C段的上涨,其对应的MACD红柱子面积明显小于A段的,这样的背驰简直太标准了。注意,看MACD柱子的面积不需要全出来,一般柱子伸长的力度变慢时,把已经出现的面积乘2,就可以当成是该段的面积。所以,实际操作中根本不用回跌后才发现背驰,在上涨或下跌的最后阶段,判断就出来了,一般都可以抛到最高价位和买在最低价位附近。(附人寿5F图)
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上面是一种最标准的背驰判断方法。那么,背驰在盘整中有用吗?首先,为明确起见,一般不特别声明的,背驰都指最标准的趋势中形成的背驰。而盘整用,利用类似背驰的判断方法,也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这种盘整中的类似背驰方法的应用,称为盘整背弛判断。 

盘整中往上的情况为例子,往下的情况反之亦然。如果C段不破中枢,一旦出现MACD柱子的C段面积小于A段面积,其后必定有回跌。比较复杂的是如果C段上破中枢,但MACD柱子的面积小于A段的,这时候的原则是先出来,其后有两种情况,如果回跌不重新跌回,就在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回补,刚好这反而构成该级别的第三类买点,反之就继续该盘整。(俺在学习笔记100中将盘整背驰后的三种情况用图画出)

昨天上海的5分钟图上,就构成一个标准盘整背驰。12143516945构成A段,16945161330构成B段,161330171305构成C段。其中B段制造了MACD黄白线对0轴的回拉,C段与A段构成背驰。对C段进行更仔细的分析,935的第一个红柱,由于并没创新高,所以不构成背驰,1040的第二个红柱子,由于这时候的C段还没有形成一个中枢,根据走势必完美,这C段肯定没完,所以继续。1305分,第三个红柱子,这时候,把三个红柱子的面积加起来,也没有A段两个红柱子面积和大,显然背驰了,所以要走人了。而随后的回跌,马上跌回大的中枢之内,所以不可能有什么第三类买点,不过站在超短线的立场,如果出现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又可以重新介入了。(附上海5F1F图)

1(上证5分钟图):
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上图中,从W1W2是一个5分钟级别的线段,实际是1分钟盘整走势,其中,B段构成一个“笔中枢”,相当于1分钟中枢。C段与A段比较力度,无论黄白线与0轴围成的面积,还是CA下面对应的红柱子面积之和,都出现了背驰。
2(上证1分钟图):
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注:W1/y1中,W代表5,W1/y1中,W代表5分钟线段节点、y代表1分钟线段节点。    2中,W1/y1W2/y8这一段1分钟走势,共有71分钟线段,其中,y4y7组成了1分钟中枢,而y1y4y7y8是连接这个中枢的1分钟以下级别走势(可看作是1分钟的次级别)。

    A段:从y1y4,有两个1分钟的“笔中枢”,构成了1分钟次级别的上涨趋势。比较第二个笔中枢的前后两段走势,看对应的MACD指标中标示的粉色a框、b框内,无论“黄白线面积”或“红柱子面积之和”都出现了背驰。再精确一步,y4下方的红柱子(绿箭头所示)处比前一笔小,说明更小级别也出现了背驰,y4这点就是一个精确的小级别转折点。    B段:图15分钟“笔中枢”,在图2却只是一个从y4y5线段,从这里可看出,大、小级别图并不完全严格对应。图2中,y4y7构成1分钟中枢,其中的每一个线段都可以在更小级别去精确定位结束点。    C段:图1中的3笔,与图2中的3个线段相对应,但是,中枢的结构却不相同。

    2中,y4y7构成1分钟中枢,所以,要把y7y8y1y4去比较,即MACD指标中的“c框、d框合起来(包括cd中间的部分)”与“a框、b框合起来(包括ab中间的部分)”的黄白线或红柱子之和去比较。    我发现:用线段组成的走势,其趋势力度有时候在上一级别的图上看得更清楚(也有少数情况,小级别有背弛,但大级别却看不到)。比如,图2中这段1分钟级别的盘整走势,要看清它在干什么,要判断背驰,却是在图15分钟图上看得更清楚一些!

  所以,在实战中至少要看三个级别的图:在上一个级别看清总体,在本级别分清结构,去次级别精确定位

  那么,有没有盘整背驰后回跌形成第三类买点的例子,其实这种例子太多了,第三类买点,有一种情况就是这样构成的。例如,000002万科的15分钟图,12151045分,构成一个盘整背驰,所以要出来,其后的次级别回跌并不重新回到前面的中枢里,就在18945分构成了标准的第三类买点,这时候就该重新回补了。
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三、教你炒股票25:吻,MACD、背弛、中枢(2007-01-23 15:13:13)

MACD,当一个辅助系统,还是很有用的。MACD的灵敏度,和参数有关,一般都取用12269为参数,这对付一般的走势就可以了,但一个太快速的走势,1分钟图的反应也太慢了,如果弄超短线,那就要看实际的走势,例如看6007791分钟图,从165上冲19的这段,明显是一个1分钟上涨的不断延伸,这种走势如何把握超短的卖点?不难发现,MACD的柱子伸长,和乖离有关,大致就是走势和均线的偏离度。打开一个MACD图,首先应该很敏感地去发现该股票MACD伸长的一般高度,在盘整中,一般伸长到某个高度,就一定回去了,而在趋势中,这个高度一定高点,那也是有极限的,一般来说,一旦触及这个乖离的极限,特别是两次或三次上冲该极限,就会引发因为乖离而产生的回调。这种回调因为变动太快,在1分钟上都不能表现其背驰,所以必须用单纯的MACD柱子伸长来判断。注意,这种判断的前提是1分钟的急促上升,其他情况下,必须配合黄白线的走势来用。从该1分钟走势可以看出,175元时的柱子高度,是一个标杆,后面上冲时,在18519元分别的两次柱子伸长都不能突破该高度,虽然其形成的面积大于前面的,但这种两次冲击乖离极限而不能突破,就意味着这种强暴的走势,要歇歇了。(附600779图)
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还有一种,就是股票不断一字涨停,这时候,由于MACD设计的弱点,在1分钟、甚至5分钟上,都会出现一波一波类似正弦波动的走势,这时候不能用背弛来看,最简单,就是用1分钟的中枢来看,只要中枢不断上移,就可以不管。直到中枢上移结束,就意味着进入一个较大的调整,然后再根据大一点级别的走势来判断这种调整是否值得参与。如果用MACD配合判断,就用长一点时间的,例如看30分钟。一般来说,这种走势,其红柱子都会表现出这样一种情况,就是红柱子回跌的低点越来越低,最后触及0轴,甚至稍微跌破,然后再次放红伸长,这时候就是警告信号,如果这时候在大级别上刚好碰到阻力位,一但涨停封不住,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就很自然了。例如600385,在292那涨停,MACD出现一点的绿柱子,然后继续涨停,继续红柱子,而328元是前期的日线高位,结果322涨停一没封住,就开始大幅度的震荡。(附600385图)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一定要先分清楚趋势和盘整,然后再搞清楚背驰与盘整背驰。盘整背驰里的三种情况,特别是形成第三类买点的情况,一定要搞清楚。注意,盘整背驰出来,并不一定都要大幅下跌,否则怎么会有第三类买点构成的情况。而趋势中产生的背驰,一定至少回跌到B段中,这就可以预先知道至少的跌幅。对背驰的回跌力度,和级别很有关系,如果日线上在上涨的中段刚开始的时候,MACD刚创新高,红柱子伸长力度强劲,这时候5分钟即使出现背驰,其下跌力度显然有限,所以只能打点短差,甚至可以不管。而在日线走势的最后阶段,特别是上涨的延伸阶段,一个1分钟的背驰足以引发暴跌,所以这一点必须多级别地综合来考察,绝对不能一看背驰就抛等跌50%,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事情。

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两个中枢的上涨,在MACD上会表现出这样的形态,就是第一段,MACD的黄白线从0轴下面上穿上来,在0轴上方停留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第一个中枢,同时形成第二类买点,其后突破该中枢,MACD的黄白线也快速拉起,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势延伸等等,以及MACD绕来绕去的所谓指标钝化都经常出现在这一段,这段一般在一个次级别的背驰中结束,然后进入第二个中枢的形成过程中,同时MACD的黄白线会逐步回到0轴附近,最后,开始继续突破第二个中枢,MACD的黄白线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但这次,黄白线不能创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积或者伸长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出现背驰,这就结束了这一个两个中枢的上涨过程。明白这个道理,大多数股票的前生后世,一早就可以知道了。

用最近涨得最厉害的一个股票来说明,000572。该股票的力度,其实是和他在日线与周线上出现双重的第二类买点有关,相应地,就有了MACD双重在0轴停留形成第一个中枢的情况。在周线上,该股从2005120920060714,形成第一段,同时MACD也回到0轴上面。其后就开始形成第一个中枢,最终在20061117形成第二类买点,同时,黄白线在0轴附近横盘。然后,开始逐步摆脱该中枢,黄白线也逐步拉起。在日线上,这个过程也是一样的, 2006111320061206,形成日线上的第一段,同时MACD回到0轴上面。然后三段回拉在20070104结束,形成第一个中枢,其后突破中枢,MACD0轴附近拉起,摆脱第一个中枢。该股以后的走势就很简单了,首先形成一个至少是日线级别的新中枢,同时MACD回抽0轴,然后再突破,出现背驰,构成一个大调整,从而导致一个至少周线以上级别的中枢,使得MACD出现回拉0轴,然后再拉起来,出现背驰,其后的调整就大了去了,至少是月线级别的。(附000572周线日线图)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必须注意,MACD0轴附近盘整以及回抽0轴所形成的中枢,不一定就是相应级别的中枢,而是至少是该级别的中枢。例如日线MACD0轴盘整与回拉,至少构成日线的中枢,但也可以构成周线的中枢,这时候就意味着日线出现三段走势

四、教你炒股票27 盘整背驰与历史性底部(2007-02-02 15:11:27)

趋势,一定有至少两个同级别中枢,对于背驰来说,肯定不会发生在第一个中枢之后,肯定是至少是第二个中枢之后,对于那种延伸的趋势来说,很有可能在发生第100个中枢以后才背驰,当然,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一百年见不到几次。第二个中枢后就产生背驰的情况,一般占了绝大多数的情况,特别在日线以上的级别,这种就几乎达到90%以上,因此,如果一个日线以上级别的第二个中枢,就要密切注意背驰的出现。而在小级别中,例如1分钟的情况下,这种比例要小一点,但也是占大多数。一般45个中枢以后才出现背驰的,都相当罕见了。     如果在第一个中枢就出现背驰,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背驰,只能算是盘整背驰,其真正的技术含义,其实就是一个企图脱离中枢的运动,由于力度有限,被阻止而出现回到中枢里。一般来说,小级别的盘整背驰,意义都不太大,而且必须结合其位置,如果是高位,那风险就更大了,往往是刀口舔血的活动。但如果是低位,那意义就不同了,因为多数的第二、三类买点,其实都是由盘整背驰构成的,而第一类买点,多数由趋势的背驰构成。一般来说,第二、三类的买点,都有一个三段的走势,第三段往往都破点第一段的极限位置,从而形成盘整背驰,注意,这里是把第一、三段看成两个走势类型之间的比较,这和趋势背驰里的情况有点不同,这两个走势类型是否一定是趋势,都问题不大,两个盘整在盘整背驰中也是可以比较力度的。这里,先补充一个定义,就是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如果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就把这段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     盘整背驰最有用的,就是用在大级别上,特别是至少周线级别以上的,这种盘整背驰所发现的,往往就是历史性的大底部。配合MACD,这种背驰是很容易判断的。这种例子太多,例如000002,谁都知道该股是大牛股,但这牛股的底部,如果学了本ID的理论,是谁都可以发现的。请看该股的季线图,也就是三个月当成一个K线的图。1993年第一季度的367元下跌到1996年的第一季度的32元,构成第一段,刚好前后13季度,一个神奇数字;1996年的第一季度然后到2001年第三季度的1599元,构成第二段,一个典型的三角形,中枢的第二段出现三角形的情况很常见,前后23季度,和21的神气数字相差不大;2001年第三季度下跌到2005年的第三季度的312元,前后刚好17周,神奇数字34的一半,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第一段跌幅是33.5元,第三段是12.87元,分别与神奇数字3413极为接近。因为13的下一个神奇数字是21,加上前面说过的17,都不可能是第三段的跌幅,因此,站在这种角度,万科的2.99元附近就是铁底了。不过这种数字分析意义不大,最简单的判断还可以用MACD来,第三段跌破第一段的3.2元,但MACD明显出现标准的背弛形态:回抽0轴的黄白线再次下跌不创新低,而且柱子的面积是明显小于第1段的,一般来说,只要其中一个符合就可以是一个背弛的信号,两个都满足就更标准了。从季度图就可以看出,万科跌破3.2元就发出背弛的信号。而实际操作中,光看季度线是不可能找到精确的买点的,但对大资金,这已经足够了,因为大资金的建仓本来就是可以越跌越买,只要知道其后是一个季度级别的行情就可以了。而对于小资金来说,这太浪费时间,因此精确的买点可以继续从月线、周线、日线、甚至30分钟一直找下去,如果你的技术过关,你甚至可以现场指出,就在这1分钟,万科见到历史性大底部。因为季度线跌破3.2元后,这个背驰的成立已经是确认了,而第三段的走势,从月线、周线、日线等,可以一直分析下去,找到最精确的背驰点。(附万科季线月线图)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推而广之,可以证明缠中说禅精确大转折点寻找程序定理: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通过不同级别背驰段的逐级收缩范围而确定。换言之,某大级别的转折点,先找到其背驰段,然后在次级别图里,找出相应背驰段在次级别里的背驰段,将该过程反复进行下去,直到最低级别,相应的转折点就在该级别背驰段确定的范围内。如果这个最低级别是可以达到每笔成交的,理论上,大级别的转折点,可以精确到笔的背驰上,甚至就是唯一的一笔。   上面说的是背驰构成的买点,注意,第一类买点肯定是趋势背驰构成的,而盘整背驰构成的买点,在小级别中是意义不大的,所以以前也没专门当成一种买点,但在大级别里,这也构成一种类似第一类买点的买点,因为在超大级别里,往往不会形成一个明显的趋势,这也就是以前回帖曾说过的,站在最大的级别看,所有股票都只有一个中枢,因此,站在大级别里,绝大多数的股票都其实是一个盘整,这时候就要用到这因为盘整背驰而形成的类第一类买点了。这个级别,至少应该是周线以上。     类似的,在大级别里,如果不出现新低,但可以构成类似第二类买点的买点,在MACD上,显示出类似背驰时的表现,黄白线回拉0轴上下,而后一柱子面积小于前一柱子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季度图上的6006852005年的第三季度的2.21元构成一个典型的类第二类买点。在实际操作中,2.21元的相应区间的寻找,也是按上面级别逐步往下找背驰段的方法实现。(附600685相关图)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这一课,把找大牛市底部的一个方法说了,这个方法足以让你终生受用。随着以后股票越来越多,老股票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将在下一轮大牛市中大放异彩,这大牛市搞不好是30年以后的事情了,30年以后,希望你还能记得这一课。当然,如果按照周线级别,那不用等30年了。不过,周线找出来的,不一定是历史性大底,可能就是一个比较长线的底部。如果把这种方法用在日线上,也是可以的,但相应的可靠性就不是那么绝对了。

五、教你炒股票29:转折的力度与级别(2007-02-09 15:08:08)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例如,一个5分钟背驰段的下跌,最终通过1分钟以及1分钟以下级别的精确定位,最终可以找到背驰的精确点,其后就发生反弹。注意,反弹只是一般的术语,在本ID的理论中,对这反弹会有一个很明确的界定,就是包括三种情况:一、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二、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三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以上三种情况,就完全分类了某级别背驰后的级别与力度,也就是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后将发生怎么样的情况,而第一类卖点的情况是一样的,只是方向相反。注意,这里说的是最精确的情况,由于第一种情况很少发生且和第二种情况有所类似,所以粗糙地说,也可以说背驰以后就意味着盘整和反趋势。那么,怎么分别这几种情况,关键就是看反弹中第1个前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级别的次级别走势(例如前面的下跌是5分钟级别,就看1分钟级别的第1次反弹),是否重新回抽最后一个中枢里,如果不能,那第一种情况的可能就很大了,而且也证明反弹的力度值得怀疑,当然这种判别不是绝对的,但有效性很大。

例如,这次20070206的反弹,用5分钟背驰段,然后考察1分钟以及1分钟以下级别的背驰进行精确定位,可以极为精确地把握这个底部,而且在实践中,很多人按照本ID的理论都把握住了,那么,其后的反弹,第一波是1分钟走势马上回到从2980开始的5分钟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里,这样就意味着第一种最弱的情况可能性可以完全排除了,其后,1分钟的走势继续完成,扩展成一个5分钟的上涨,在2007020711点前后,一个1分钟的背驰制造了上涨的结束,其后进入一个中枢的震荡中,这个中枢,按照本章的定理,就可以断言,至少是5分钟级别的,而实际上演化成一个30分钟级别的,这意味着,一个快速的5分钟上涨的可能就没有了,后面只有两种演化的可能,就是一个30分钟以上级别的盘整,或者是一个30分钟以上的上涨,至于哪种情况,就必须看后面走势的演化。(附图)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而对于实际的操作,这两种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例如是盘整还是上涨,关键看突破第一个中枢后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而操作中,是在第一、二类买点先买了,然后观察第三类买点是否出现,出现就继续持有,否则就可以抛出,因此在操作上,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当然,如果是资金量特别小,或者对本ID的理论达到小学毕业水平,那么完全可以在突破的次级别走势背驰时先出掉,然后看回试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形成就回补,不形成就不回补,就这么简单。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对本ID的理论小学毕业,否则,你根本分辨不清楚盘整背驰与第三类买点的转化关系,怎么可能操作?而且,这种操作,必须反复看图、实际操作才可能精通、熟练的。当然,如果真精通、熟练了,除了同样是本ID小学已经毕业的人,几乎没有人是你的对手了。

    那么,实际操作中,怎么才能达到效率最高。一个可被理论保证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抄底时,最好就是买那些当下位置离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幅度最大的,所谓的超跌,应该以此为标准。因为本章的定理保证了,反弹一定达到DD=min(dn)之上,然后在反弹的第1波次级别背驰后出掉,如果这个位置还不能达到最后一个中枢,那么这个股票可以基本不考虑,当然,这可能有例外,但可能性很小。然后在反弹的第一次次级别回试后买入那些反弹能达到最后一个中枢的股票而且最好是突破该中枢的而且回试后能站稳的,根据走势必完美,一定还有一个次级别的向上走势类型,如果这走势类型出现盘整背驰,那就要出掉,如果不出现,那就要恭喜你了,你买到了一个所谓V型反转的股票,其后的力度当然不会小。至于如何预先判断V型反转,这就不是本章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程里才能解决。

六、教你炒股票43:有关背驰的补习课(2007-04-06 15:31:28)

转折必然由背驰导致,但背驰导致的转折并不一定是同一级别的。在“教你炒股票29:转折的力度与级别”中有“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定理,这定理说明了什么?就是某级别的背驰必然导致该级别原走势类型的终止,进而开始该级别或以上级别的另外一个走势类型。

由于不允许“上涨+上涨”、“下跌+下跌”的情况,所以,这定理对实际操作就很有意义了。例如,一个1分钟级别的顶背驰,就意味着必然导致一个至少1分钟级别的盘整或下跌走势类型,这就为背驰以后可能的走势以及级别给出了很明确的划定。有人经常问,为什么1分钟顶背驰后还涨,那有什么奇怪的,只要有一个1分钟的盘整,那就可以继续涨,这是1分钟顶背驰后可能的情况之一,当然,还有其他可能的情况,例如,最极端的,制造出一个年线级别的下跌,但不能说这个制造是由于1分钟顶背驰造成的,因为这是1分钟顶背驰后,形成的盘整或下跌逐步级别扩张,最后才慢慢形成的,如果随便看到一个1分钟顶背驰就说要形成年线级别大调整,那就是脑子水太多了。如果市场的转折与背驰都有这在级别上一一对应关系,那这市场也太没意思、太刻板了,而由于这种小级别背驰逐步积累后导致大级别转折的可能,才使得市场充满当下的生机。

缠论学习112:关于背驰的概念

注意,这两种不同的转折方式的区分是十分关键的。所有的转折都与背驰相关,但加上背驰的级别与当下走势级别的关系,就有了这两种不同的转折方式。由于背驰的级别不可能大于当下走势的级别,例如一个30分钟级别的背驰,只可能存在于一个至少是30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中,所以就有这两种不同转折方式的明确分类。

一、背驰级别等于当下的走势级别

例如,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出现一个30分钟级别的背驰,那么这个背驰至少把走势拉向该30分钟走势最后一个中枢,当然就会跌破或升破相应的高点或低点。注意,这种情况包括进入背驰段的情况,例如,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在30分钟级别进入背驰段,当然,这个背驰段并不一定就演化成背驰,因为,小级别的延伸足以使得大级别最终摆脱背驰,这与当下的走势判断相关。

二、背驰级别小于当下的走势级别

这种情况下,是走势已经明显没有相应级别的背驰,例如,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明确显示没有出现30分钟的背驰,也就是背驰段最终不成立,但却出现一个1分钟级别的背驰,用一个最简单的形式向上的a+A+b+B+cAB30分钟中枢,在c中出现1分钟背驰,而cb30分钟级别并没有出现背驰,这时候并不必然保证c1分钟转折的最终走势就一定不跌回B里,但即使这个回跌出现,其形式也和第一种情况不同。这第二种情况,必然要先形成一个比1分钟级别要大的中枢,然后向下突破,最终形成回跌到B中的走势。

有人可能要问,第一种情况中如果是5分钟级别的回跌,也会形成一个比1分钟级别大的中枢,那和第二种情况有什么区别?这区别太大了,在第一种情况中,其回跌是必然的,而第二种情况,在形成一个比1分钟大的中枢后,并不必然回跌,可以往上突破,使得a+A+b+B+c继续延伸。这种小级别背驰最终转化成大级别转折的情况,最值得注意的,是出现在趋势走势的冲顶或赶底之中,这种情况一般都会引发大级别的转折,这种例子前面都说过,例如20070104的工行,20061207的北辰实业、20070122的水井坊等。

以上两种情况,对走势的分解也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对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其完结也同样有相应的两种情况,最普通的一种,例如出现一个30分钟的背驰,从而完成一个30分钟级别走势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对该走势类型的分解就不存在任何含糊的地方,前后两个走势类型,就以该背驰点为分界;至于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复杂,但分解的原则是一致的,就是:

缠中说禅走势类型分解原则: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中,不可能出现比该级别更大的中枢,一旦出现,就证明这不是一个某级别的走势类型,而是更大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或几个该级别走势类型的连接。

这里,把上面第二种情况下的分解可能分析如下:

不妨还是以上面向上30分钟级别的a+A+b+B+c为例子,在c中出现一个1分钟级别背驰,不妨假设后面演化出一个30分钟中枢C,如果CB没有任何重叠,那就意味着原来的a+A+b+B+c并不是一个完成了的30分钟走势类型,该走势类型将延伸为a+A+b+B+c+C,相应的分解要等到该走势类型完成了才可以进行;如果CB有重合,那么a+A+b+B+c+C=a+A+b+B+c+C),其中(B+c+C)必然演化成一个日线中枢,那么a+A+b+B+c只是一个日线级别走势类型的一部分,如果一定要按30分钟级别来进行同级别分解,那么该分解点就是那1分钟的背驰点,a+A+b+B+c+C=a+A+b+B+c+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