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微子之谜

(2022-08-31 19:26:23)
标签:

天文、物理、科学

分类: 科学探索

                     中微子之谜

 

       华根司

 

一、中微子

  中微子,又称微中子,是当今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一类基本粒子。

  按照这个标准模型解释中微子不带电,自旋为1/2,参与弱相互作用,质量几乎为0(一说静止质量为0),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可自由地穿过人身或地球。

中微子有三种: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分别对应三种带电轻子(电子、μ子和τ子)。

             中微子之谜


  二、中微子的缘起

  上个世纪二十世纪初,物理学界在对物质放射性进行研究时,发现β衰变中电子只带走了部分能量,有部分能量失踪了,于是研究者陷入了“β衰变中能量守恒失效”的迷茫之中。

为了解释β衰变中能量失踪之谜,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在β衰变过程中,除了电子之外,同时还有一种静止质量为零、电中性、与光子有所不同的新粒子被放射出去,带走了另一部分能量,因此出现了能量亏损。1931年春,国际核物理会议在罗马召开,与会者有海森堡、泡利、居里夫人等著名学界知名人士,泡利在会上提出了这一理论。当时泡利将这种粒子命名为“中子”,泡利预言衰变中将能量窃走的“小偷”就是这种粒子。1932年真正的中子被发现后,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将泡利提出的“中子”更名为“中微子”。   

        中微子之谜中微子之谜


——泡利、费米          

  三、神秘的中微子

  中微子概念提出之后,人们称之为是一种神秘的基本粒子,它不带电,质量极小,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它能自由地穿过人体、墙壁、山脉乃至整个行星,并且非常难以捕捉和探测,因而被称为宇宙中的“隐身人”。

  按照理论,太阳体内有弱相互作用参与的核反应每秒会产生10的38次方个中微子,畅通无阻的从太阳流向太空。据此推算,每秒钟会有1000万亿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穿过每个人的身体。数量如此之巨,但难以感知、探寻,形成了著名的“中微子失踪之谜”事件。

2011年曾经报导“科学家发现中微子运动速度超越光速”,一时引起学界震动。后来,发现是由实验失误所致。

           中微子之谜


四、中微子本质探秘

  当年为了圆说“β衰变中能量失恒”现象,物理学界提出了中微子这个概念,而中微子提出之后又带来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

  ——本文对于“β衰变中能量失恒”现象及中微子新的论述

  中微子数量极其巨大,为何如此难以寻找?因为它不存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β衰变中能量失恒”现象?因为在研究“β衰变”过程中,人们忽略了空间量子的作用。

         中微子之谜  中微子之谜


——β衰变

    《时空圣道》认为宇宙由物质和空间(实子虚子)构成,包含能量与信息。实子为构物子,虚子为空间量子。实子通过相互作用和能量构成宇宙中的物质,虚子形成宇宙空间。实子受到能量激发后产生谐振子——传播子(光子等);虚子构成的宇宙空间,协助实子生成万物,对能量和信息进行容纳与传播。 

                中微子之谜


    “β衰变”过程中,当粒子将能量传导给空间量子并传播的时候,空间量子会吸收其中极其微小的部分,因而出现了能量亏损。

    光在宇宙空间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红移”现象,其本质也是如此。空间量子吸收部分光能之后,光的频率就会降低,因而出现了向红端移动的现象。

    因此,时空量子具有微弱的质量效应,也就是”真空不空“!

    由于研究者忽略了空间量子的作用,而提出了中微子的之说,实际上所谓中微子带走能量的相应该是时空量子对于能量的吸收。            

     中微子是当今主流理论——标准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当下的常识,但常识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比如哥白尼之前”地心说“就是当时人们的常识。

 

                     中微子之谜


     如果人们用本文这个思路去重新进行物理探索,中微子困惑等诸多谜团将最终被解开,停滞百年的理论物理将迎来革命性地发展。

    物理学将重新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