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校园 |
分类: 妈妈的眼睛 |
http://s4/mw690/001XsVS6gy6IPmD4Scj23&690
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
各位老师、家长们,大家好,我是***同学的家长,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教育孩子上的一些想法和心得。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这一个多学期以来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谢谢大家。
今天我就结合我家的情况和大家谈谈在亲子沟通这方面的心得体会,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婴幼儿时期,子女非常依赖父母。到了青少年阶段,子女对父母的依赖会逐步减弱,关系越显疏淡,与父母以平横的关系相处。有一部分家庭会觉得亲子关系处理不好,老是觉得孩子不听话,经常顶嘴甚至叛逆。所以说,孩子到了青春期,处理好亲子关系对一个家庭来说,尤为重要。
怎么处理好亲子关系呢?
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
怎样才能与孩子亲密无间地沟通与交流?我坚信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良方。
我们家孩子是住校生,周日到周四住校期间,每天一个电话是必不可少,有时可能仅仅是3、5分钟,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每天一个电话我知道孩子今天开不开心、吃了什么、睡得好不好、今天都有什么事情发生,如果时间允许我也会把我和她爸的事情和她说说,让她了解我们在家的情况。孩子放假回家我和孩子爸爸会尽量多抽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早上叫孩子起床,我喜欢一边抚摸着她的后背一边说说话,我们非常享受这样的温馨时光;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的时候,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陪孩子看电视、电影后,我们肯定要做一番交流和点评;晚饭后散步的一个多小时,更是我们黄金交流时间,上到天文地理,下到人文哲学,我们无所不聊。假期里我们尽量挤出时间来一家三口出去走走,既增长了见识,还能增进感情,。
因为这些无处不在的沟通,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非常好,我们既是母女,也是朋友,我也知道许多关于她生活当中的事情,知道班里各科老师的特点,同学们的脾气和个性,班里发生的各种各样的趣事。
家长们,钱是挣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长却只有一次。多抽出点时间来陪陪孩子,让孩子真正感到父母的爱,孩子才会乐于和父母沟通。
二、要真正尊重孩子
我觉得有效的亲子沟通应该是在互相尊重、耐心聆听的前提下,帮助孩子舒缓心情、解决问题,最后达到密切亲子关系的作用。
(一)充分的尊重是亲子沟通的基础
大部分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需求认识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在日常生活中能尊重孩子,但有相当一部分父母还是无法抑制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尤其对孩子的期望越高时,就越容易因为出现与期望相反的结果而失望,甚至因此和孩子发生冲突。有时更会因为那是自己的孩子,而口无遮拦、口不择言甚至动手打孩子。
当发现自己的言词似乎越来越粗暴时,不妨赶紧深呼一口气,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为自己踩一下刹车,确保对话在稳定的情绪下进行,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冷静的,客观的,不用担心你失控。如果你要强调某个原则和底线,可以严肃,注意,我说的是严肃,而不是严厉。只有家长情绪平和淡定,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有助于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要谈的话题本身,才能听得进去家长具体说了什么话,提了什么建议和要求。
这里也要特别强调一点,父母跟孩子谈话时不要激怒孩子,不要对他们造成伤害,不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失去信心。切忌对孩子说“你太让我失望了!”“你怎么这么笨?”“这样做你真是太猪头了!”这些话绝对不要在我们的亲子沟通中出现。
我举一个例子:
我们对一个不小心洒了茶水在自己办公桌的同事会说什么?你会不会说:“你怎么回事?每次来我办公室都要弄点事情出来,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你就不能长点记性吗?!”我们肯定不会对同事这样说话,我们会很热心地说:“没关系,擦擦就好。”如果把这个同事换成你的孩子呢,你还能做到这样客气、心平气和吗?这就是我要说的,父母需要发自心底地尊重孩子,顾及孩子的感受。
就说这次家长会的发言吧,因为我所讲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所以这篇稿子是给孩子看过的,她同意了,我才在这个讲台上讲,这就是最基本的尊重。
(二)用心的聆听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孩子如果告诉你一些他身边的事,请耐心听完,不要听到一半就抢着下判断给评语,甚至孩子还没说完就大发雷霆。当孩子主动和你说话的时候,正是父母了解子女的最好时机,父母在倾听孩子诉说的同时要传递一个讯息给孩子:“原来你是这么想的!”让孩子明白你已经“理解”他的心情,并与他产生了共鸣。家长这种良好的倾听行为无疑是在告诉孩子:父母关心他,在意他。孩子感受到被关爱的感觉,会庆幸自己将内心的话说出来,以后每当孩子有了烦恼的事,高兴的事,他都会愿意说给父母听,愿意与父母分享。作为家长,也要经常和孩子说说自己工作、生活当中的事情,让孩子了解我们,理解我们,沟通起来就更畅通无阻。
青春期前后的孩子,新的学习环境,身体发育期等都让他们拥有更多新奇的体验,脑中常有混乱的想法,也会对毫无来由的烦闷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会莫名其妙地愤怒生气!这种时候,一定要仔细聆听孩子说的话,千万不可以拼命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不要追根究底地逼问孩子,有时只要淡淡地回应一句“原来如此”、“真的啊”就行了。绝对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地逼问孩子,否则孩子只会对你产生戒心,以后就更不会主动开口找你谈了。
三、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孩子做事缺乏主见,通常与家长缺乏和孩子的沟通,做事武断,不注意尊重他们的要求有关。因此,家长们应该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愿望的机会,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训练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聆听孩子的诉说后,父母应当设法引导出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本身究竟想怎么做?身为父母,应该启发孩子大胆说他自己的看法想法,设法引导孩子自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忌动不动就居高临下地长篇大论讲道理。
为了让孩子向前跨出一步,真正找出解决之道,家长不应该再多说一些鼓励的话:
“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可以做到!”
“你就试试看嘛!”
即使此时孩子所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全不符合父母所期望的答案,也绝对不可以彻底否定孩子的主张,父母不要急着直接说出答案或结论,而是应该耐心启发孩子,等待孩子自己思考出结果来,家长是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非替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摸索处理事情的方法,掌握方法,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做到善于总结,事情也就能做得越来越好。
相信在座的家长们都知道,这次学校不是搞了个科技展嘛,五一放假回家,孩子就说要自己做个地理模型,我知道做地理模型要用很多时间,再说我也希望孩子多和同学合作,就建议她和几个同学一起做,她说不,她要自己做。虽然我的建议被她否定了,但我也不着急,就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同学多是阳江市的,就是有几个阳西的,有县城的,有程村的,也有沙扒的,隔得远,很难凑到一起的。你看,耐心地听听孩子是怎么说的,我们就能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了,对吧。听完孩子说完,我也觉得她想得挺周全的。
接下来,她就开始上网找资料,确定要做的模型。到底做什么模型,我和她也是存在不同意见的,我觉得冰山制作简单,外观也更吸引眼球,但孩子自己想做的是地形模型,她觉得地形模型更好看,而且难度稍大更有挑战性,尽管我们意见不同,但我尊重她的决定。
她和爸爸出去买好需要用的材料,就开始动手做了起来。一开始,她把纸巾用水泡了做成纸浆,倒出模型出来,模型一倒出来,我们大家都觉得,这得什么时候才能干得了啊?这样子做,估计不行啊,得想想别的办法。
最后,孩子想到了一个方法,她马上按这个想法重新做了起来,这个方法非常好用,很快模型就出来了,不用晾干,而且重量也减轻了不少。接下来的工作非常顺利,假期那几天,基本上就做得差不多了,明天,再重新上一遍颜色,就算正式大功告成了。
作品最后能不能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对家长倾诉,她的意愿也得到家长的尊重,虽然中间出了点小问题,最后她能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
最后一点,良好的习惯使沟通事半功倍
在亲子关系时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都不是形式而是要有最终的效果。而一些良好的习惯能使我们的亲子沟通事半功倍。
习惯一:给孩子一个有力的拥抱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三分钟的抚摸胜于十分钟的交谈,我觉得肢体的接触非常重要,在谈话中,拉着孩子的手,或给孩子一个有力的拥抱,适当的肢体接触可以帮助你们之间建立一种微妙的默契!你会发现你们的情绪都变得平和,你们的关系会变得更加亲密。
习惯二: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
不少家长一说起孩子的缺点,能一口气说好几个,什么不认真啦、太贪玩啦、不听话啦等等,说到孩子的优点却想半天也没能说出个一二来,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家长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赏识的眼光仔细观察,深入挖掘孩子的优点,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长处、自身的价值,体验快乐,增强信心。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会及时地说出我所观察到的孩子的优点,哪怕再小的成绩我也会及时地表达出来,我会对孩子说你煎的蛋真漂亮、你这篇的文章写得真好、这个英文故事讲得真好,你能每天坚持练琴,你很喜欢阅读……等等。
有一年,孩子生日前一个月,我做了一张手抄报,整个手抄报的重点就是那棵占了一大半页面的“优点树”。一棵很大很大的苹果树,树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苹果,每一个苹果上都写上孩子的一个优点,这个手抄报我们一直保留着。
所以说,孩子从不缺少闪光点,只是我们家长需要一双发现闪光点的慧眼。
习惯三:表扬用“你”,批评用“我们”
表扬多用“你”去肯定和鼓励孩子,要及时具体,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但是对待错误的责任分析和承担,请多用“我们”。批评是一种否定的表达,如何表达否定而又不造成冲突呢?我们要让孩子明确一点:家长和孩子,永远是在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批评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打击一个人,而是解决一个问题,帮助找到正确的方向。所以,你希望孩子怎样做?不妨直接说出来,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去努力。我经常和孩子说“我们一起加油”,“我们一起改正吧”,“这个问题我们一定有办法解决的”,孩子出现问题,90%的责任应在家长,我愿意和她一起努力,哪怕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无论她承受什么,我都愿意跟她一起面对。
习惯四:善用多种平台沟通更顺畅
沟通的方式除了面对面的交流,还有打电话、留字条、写信等,而现在的电子平台也给我们提供了QQ、微信、博客等平台。孩子上学我们就多打电话;平时有什么想法就写下来放在博客里微信上,孩子回家后通过博客、微信也能了解到家人的生活和想法;放暑假时,我们上班了,孩子还没起床,可以留张字条给她;和孩子产生矛盾,面对面交流不畅时,就用写信的方式,避免许多正面的冲突。总之,选择你和孩子喜欢的就好。
习惯五: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不知道在座的家长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聪明,有着非常大的能量,他们完全能照顾好自己,为孩子包办一切,不但限制了他们的成长,而且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想摆脱父母的约束,更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孩子终归是要独立面对人生的,就像学骑自行车,家长只有松开手,车子才能走得稳,才能快速前进。
以适当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和孩子进行沟通,可以让我们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圆融,我相信,你们也可以做得到。最后,祝福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能沟通无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