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允许孩子犯错

(2014-04-28 18:40:04)
标签:

教育

育儿

分类: 妈妈的眼睛

允许孩子犯错

文:豆妈

老实说,码下这个标题,我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期中考女儿涂错了政治答题卡,极有可能导致年级排名滑出200名外,如果这样将影响到她下一学期的分班,也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我尽量用轻松的心情、愉快的语气和她交流:“孩子,人生当中哪有不犯错,当你犯了错误后,要学会分析原因,从错误中得到教训,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把错误改正,面对挫折后你一定会变的更坚强。”

让我们来看看事件回放吧:

上周六10点多,我们在客厅各自看书时,收到班主任的短信,说孩子政治期中考56分的选择题,读卡器读出来只有28分,年级最低分,叫我请政治老师帮忙查看一下。我赶紧叫女儿看信息,问她是怎么回事。女儿一脸的惘然:我政治做得挺好的呀!那就打电话给政治老师问一下吧,我表明身份后,老师很热情地说女儿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她非常喜欢她,对她的印象很深刻,上课很认真,字写得非常漂亮,老师还把她的作业作为代表作送给学校检查。看到这个分数她也觉得很奇怪,晚一点查到原因马上打电话给我。

女儿一直在一旁听着,听到老师表扬她的时候,她忍不住红了双眼,泪水盈盈欲滴。放下电话,我轻轻地抱着她:“没关系,你看,老师多喜欢你,她说晚一些帮我们查到了就会打电话给妈妈……”没想到,听我这样说,一直忍着没哭的豆豆却嚎啕大哭起来,“正因……为……这样,……我没……考好……才会……让老师……失望……呜呜……”听着怀里小人断断续续的话语,我为她的懂事、善解人意和体贴而心疼着,搂着她让她尽情地哭着:“我分析也就两种情况,一是读卡器出了问题,那老师一定会帮你把分数纠正回来,……”

“也有可能是我填错答题卡了。”她仰起梨花带泪的小脸,眼睛里有着不肯定。

 “如果真的是你填错答题卡了,那我们该庆幸,只是在一次期中考中出了问题。那么以后你就会在这次惨痛的教训中吸取教育,在中考、高考等大考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妈妈不会要求你要考多少多少分,但妈妈希望你能有自我调节压力的能力,能有正视问题,改正错误的能力。你能为老师着想,让我很欣慰也很心疼。”我递了两张纸巾给她。

听着我的话,女儿伸手接过纸巾,深呼吸了几下,擦干眼泪说:“干嘛,你以为在看韩剧吗,母女俩相对落泪!”呵呵,会说笑就证明没有问题了,“那给我也来张纸巾,我也擦擦眼泪。”她递纸巾给我,轻轻地说:“也许,现实生活中还真的是有这样的场景出现。”这丫头,是心疼她老妈了吗?!

看着她出去吃面包、看小说,表面很平静。不管什么结果,我们都能勇敢接受。

到了晚上,我发了短信给老师,我以为今天老师加班,心急想知道问题所在。老师很快回了信息,原来今天是放假的,得等到星期一才能查看答题卡,并说尽量争取给女儿应有的分数(按往常的习惯,读卡器读出来是多少就多少,不能更改的),还肯定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再一次表扬了女儿,如果真的是个人的原因,老师也还会像以往一样认可她喜欢她,等星期一会找她好好谈谈。真是太感谢老师了。

女儿的政治老师是年级组长,要上好多个班的课,还要管理年级的事务,很忙很忙,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回复着我。女儿对她的评价非常高,“是一个能把废材变成人材的老师。”从老师行动及回复我的短信当中,可见女儿并没有夸大其词,这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有想法,爱学生如自己孩子的老师,女儿是多少幸运,遇到这么多好老师!

星期天晚自习后,女儿打电话回来说可能是答题卡涂错了位置,我叫她第二天找老师要答题卡来看一下,确认一下到底错在哪里以便于我们以后改正。同时,我也决定等她回家后召开家庭会议,大家都发表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分析发生的原因以及以后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父母们都不希望孩子犯错,每每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可以,不允许她们摔跟头,剥夺了孩子犯错误的权利。一但孩子犯了错,家长们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却不明白,哪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犯错?孩子要摔了跟头才长记性,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她就会自己好好想一想,才能在尝试中进步,才能真正地长大。

允许孩子犯错,他们才会在错误中不断找原因,不断想办法去改正,视错误为学习的过程,不断成长起来。有时候放手更是一种教育,允许孩子犯错才能更上一层楼。

允许孩子犯错误,实际上是给孩子以继续求知探索的鼓励,孩子衡量自己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父母的反应,父母应该传达给孩子正面的信息:只要尽最大努力就够了,错误是学习和成长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孩子明白自己不一定非得完美才会被爱,从而学会爱自己以及接受自己的缺点。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只是,犯了错误要进行分析,找出新的思路和办法,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允许孩子犯错,她会成长更多。”把这句话送给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