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五年级毕业的莫言为何能得奖

(2012-10-15 19:02:16)
标签: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教育

学校

摆渡叟湖

分类: 中国时评
    莫言是近期最大的热门话题,基本是围绕着中国诺奖情结、作品内容、风格、创作经历、书籍的热销,以及个人的心态和调侃幸福话题等等,也就说,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思索莫言受教育过程中引发的问题。从莫言的受教育的经历上看,完整的是小学五年级毕业,其他的只能算作镀金和包装之类的教育外壳,因为最早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的经历也在三十岁左右,之前已经开始创作文学作品了,后期的所谓教育对他的启蒙和创作之路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按照他自己的描述懂得了一些规矩而已;而规矩是一把双刃剑,严格遵守没有创作灵感,不遵守有些凌乱,不成体系;能超越规矩不被其所束缚,还能被普遍人接受,那么创作的艺术状态也就出来了。

    莫言的成长之路对现今的教育观念是一种冲击,名校、名牌大学,硕士、博士等等,人们追求优质的教育结果的界定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表象,教育的本质隐含在此种表象之内,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家长、学生只为表象,而不顾实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终久难破;本次莫言得奖,应该说是一次教育思想改变的契机,尤其是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而言,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尽最大的努力有针对性的变革一点对教育整体推动都是幸事。教育起步阶段是模仿,模仿的结果是具备了一些技能和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创造;学校是一处人为的公园,大自然才是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天地;模仿的再好,在人为的环境中各种指标再优秀,而在大自然中连一个没有受过完整教育的人都不如,学校是失败的,受教育者是失败的,或者说被桎梏的越为严重,所谓的水平越高,创造能力也就越差。

    教育是重要的,人人受教育,受到好的教育,这已成为任何社会的共识;学校承载了主要的教育任务,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这样在总体上才能更高效,更多的节省社会成本。学校在制式体系中运转,而每一名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超越这种制式,也就是说否定之否定,才能回归到自己本身,这样的学校才是优秀的学校,或者退一步,有了知识量,还能保持好奇、惊讶的天性,还有读书的热情,这样的学校也是不错的。最忌讳的是只在学校的制式评价中打转转,读了名牌大学就是成功,特别害人,观察一下我们当今的社会现实,这种现象是比较突出的。

    莫言虽说只接受了完整的小学五年级教育,最大的收获是认字后能够读书,其乐无穷主动读书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这为他之后走向文学创作之路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反之,纵观我们的现实教育,受到了再高水平的教育,把这一条丢掉了,那么,这种高水平也只是人为的假象,只能在自娱自乐的圈子里吃得开,跳不出来,根本谈不上创新和创造,退休之后,随着圈子中的权力、势力失去,变得连农村的老头老太太都不如。

 

                                                 来源:http://hdshdxy.blogchina.com/137372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